同子瞻次梅聖俞舊韻題鄉舍木山
江槎出沒浮犀牛,波濤掀天谷爲洲。
江寒水落驚霜秋,危根瘦節鳴寒流。
脆朽吹去誰鐫鎪,連峯疊嶂立酋酋。
吾家此山不易得,十年棄置空自尤。
猿號鶴唳豈無意,委蛇怪我懷羔裘。
西歸父老拍手笑,笑憶翁子躬薪槱。
去時三山今有五,不問故園惟一丘。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江槎(chá):江中的木筏。這裏指木山的木材原本在江中如同木筏漂流。
- 浮犀牛:犀牛在水中沉浮。形容木在江中隨波起伏的樣子,可能暗用了一些與犀牛有關的典故或想象。
- 危根瘦節:指木山上細細的根基和凸顯的枝幹紋理,「危」有高而險,這裏可理解爲細而突出;「瘦節」指突出如關節狀的部分。
- 鐫鎪(juān sōu):雕刻。
- 酋酋(qiú qiú):形容山峯高峻連貫的樣子。
- 尤:責怪。
- 委蛇(wēi yí ):從容自得的樣子。
- 羔裘:用羔羊皮做的衣服,這裏指代富貴生活 。
- 翁子躬薪槱(yǒu):翁子即朱買臣,西漢大臣,家貧時曾賣薪自給。「槱」,聚積柴薪。這裏借指有人像朱買臣一樣從貧寒到富貴。
翻譯
那江中漂流的木材如同木筏,隨波沉浮,好似犀牛出沒,波濤洶涌彷彿要掀翻天空,能讓山谷變爲沙洲。秋霜降臨,江水寒冷低落,這木山的細根與瘦節在寒冷的江流聲中似有低鳴。脆弱腐朽的部分被風吹去,不知是被誰巧妙地雕刻成了如今這連綿山峯般高峻的模樣。我家得到這座木山十分不易,然而十年中它一直被擱置在一旁,我只能白白地暗自責怪自己沒能好好利用。山中猿猴啼叫、仙鶴哀唳,難道沒有它們的心意嗎?那悠然的姿態好似在責怪我眷戀着富貴。從西邊歸來的父老鄉親們拍手歡笑,笑着回憶起朱買臣曾經親自砍柴的日子。當初離開時家中只有三座小山,如今不知怎麼變成了五座,而我已不再過多詢問故園,心中所念唯有那一座小丘。
賞析
這首詩圍繞鄉舍的木山展開。詩開篇描繪木山所取材木材在江中漂流時的壯觀場景,給人以宏闊之感,「江槎出沒浮犀牛,波濤掀天谷爲洲」營造出波瀾壯闊的畫面。接着描寫木山自身的狀態,「寒水落」「驚霜秋」渲染出清冷氛圍,「危根瘦節鳴寒流」賦予木山一種清冷孤寂卻又古樸的氣質 。「脆朽吹去誰鐫鎪,連峯疊嶂立酋酋」巧妙地寫木山經自然雕琢後的形態,好似高大連綿的山峯。後文融入作者情感,十年棄置木山讓作者有自責之意,猿號鶴唳怪其懷羔裘,借自然景象表達自己對世俗富貴眷戀的反思。詩中引用朱買臣的典故,結合「去時三山今有五,不問故園惟一丘」,既有世事變遷之感,又透露出一種對故鄉純粹的眷戀和超脫世俗後的淡泊心境。此詩融合自然景象描寫與個人情感思緒,用詞精妙,形象生動,富有層次感,既有視覺上的震撼,又有情感上的深沉傾訴,表現出蘇轍深厚的文學功底和細膩的內心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