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春/一絡索韓相生日

天惜中秋,三夜淡雲,佔得今宵明月。孟陬歲好,金風氣爽,清時挺生賢哲。相門出相,算鍾慶、自應累葉。乍歸來,暫燕處,共仰赤松高轍。 想人生、會須自悅。浮雲事,笑裏尊前休說。舊有袞衣,公歸未晚,千歲盛明時節。命圭相印,看重賞、晉公勳業。濟生靈,共富壽,海山天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孟陬(zōu):農曆正月。
  • 挺生:傑出。

翻譯

上天憐惜中秋,三夜淡淡的雲彩,使得今晚有了明月。正月美好,金秋氣候清爽,清平之時傑出了賢哲。相門出了丞相,算起來鐘鼎之慶,自然是累世相傳。剛歸來,暫且閒居,一起敬仰赤松的高尚行徑。 想想人生,應當自我愉悅。那些浮雲般的事,就在笑談和酒樽前不要說了。以前就有袞衣,您歸來不算晚,正是千年昌盛光明的時節。有圭玉和相印,看重晉公那樣的功勳事業。救助生靈,一起享受富貴和長壽,像海山一樣廣闊。

賞析

這首詞是爲韓相生日而作,開篇描繪了中秋夜的美好景色,接着讚美韓相的賢能傑出,以及其家世的顯赫。詞中表達了希望韓相享受人生、不被瑣事困擾,更強調了其功勳卓著,祝願他事業輝煌以及能帶來福澤深厚、如山海廣闊般的美好。整首詞既寫出了對韓相的敬重和讚美,也展現出一種大氣恢弘的意境,用詞華麗而不失莊重。

晁補之

晁補之

晁補之,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鉅野(今屬山東鉅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爲“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並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8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