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船

上客驪駒系。驚喚銀屏睡起。困倚妝臺,盈盈正解羅髻。鳳釵垂,繚繞金盤玉指。巫山一段雲委。 半窺鏡、向我橫秋水。斜頷花枝交鏡裏。淡拂鉛華,匆匆自整羅綺。斂眉翠。雖有愔愔密意,空作江邊解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驪駒:黑色的小馬。驪(lí)。
  • 銀屏:鑲銀的屏風。
  • 羅髻:一種髮髻。
  • 鳳釵:一種首飾,釵頭作鳳形。
  • 雲委:如雲一樣堆積。委(wěi)。
  • 愔愔:幽深、悄寂的樣子。愔(yīn)。

翻譯

高貴的客人繫着黑色小馬。吃驚地呼喚讓在銀屏後的人睡起。睏倦地倚靠在妝臺邊,美麗的女子正在解開她的髮髻。鳳釵低垂着,環繞在她如金盤般的玉指上。像巫山的一段雲堆積着。 半看着鏡子,向我橫送如秋水般的目光。側着下巴,花枝在鏡子裏相交。淡淡擦去鉛粉,匆匆地自己整理羅綺衣裳。皺起如翠色的眉毛。雖然有着深深的情意,卻只能徒然地在江邊解下玉佩。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一位女子起牀後一系列的姿態和動作,以及與客人之間含情脈脈的互動。詞中通過對女子容貌、動作、神態的細膩刻畫,如「困倚妝臺」「盈盈正解羅髻」「橫秋水」等,生動地展現了女子的美麗和柔情。「雖有愔愔密意,空作江邊解佩」則透露出一種無奈和惆悵的情感。整體意境優美,富有情調,通過各種細節的描寫,營造出一種旖旎的氛圍。

晁補之

晁補之

晁補之,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鉅野(今屬山東鉅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爲“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並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8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