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曉日迎長:冬至日過後,白天漸漸變長,人們迎接這一變化,「曉日」指早晨的太陽 。
- 間(jiàn):間雜、交錯。
- 歌鐘:用作樂歌的編鐘,這裏指音樂。
- 羅幕:絲羅帷幕,羅質地軟且薄的絲織品。
- 錦筵:華麗的筵席,錦是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 。
- 釵頭羅勝:一種頭戴的、用絲羅等製成的裝飾品,「勝」古代婦女的一種首飾 。
- 寫宜冬:描繪出適合冬日佩戴的樣子 。
- 屈指:彎着指頭計數。
翻譯
每年冬至,早晨的太陽都會迎接白天漸漸變長這一不變的規律,此時太平盛世,簫鼓和歌鐘的樂聲相互交錯。天空高遠,還沒有飄落到前村的雪花,梅花在昨夜的微風中才剛剛綻放,小小的一朵一朵。翠綠的絲羅帷幕,華麗的紅色筵席,頭上戴的釵頭羅勝裝飾,樣式很是適合這寒冷的冬日。從現在開始,屈指可數,春天的日子已經臨近了,可不要讓那金盃對着明月空自擺放,辜負這美好時光。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冬至時節的熱鬧景象與辭冬迎春的歡快情緒。上闋開篇點明冬至曉日迎長的傳統與歲歲不變的特徵,接着以「太平簫鼓間歌鐘」渲染出盛世祥和的歡快氛圍。「雲高未有前村雪,梅小初開昨夜風」兩句,通過對天空、雪花未降以及初綻梅花的描寫,勾勒出冬至時節獨特的自然景緻,清新雅緻又帶有一絲靈動。下闋轉到室內場景,「羅幕翠,錦筵紅」描繪出室內華麗的佈置,色彩鮮豔,營造出歡快喜慶的氛圍 。「釵頭羅勝寫宜冬」則聚焦於人物的穿戴裝飾,凸顯節日的特色。最後「從今屈指春期近,莫使金尊對月空」,由眼前冬至之景聯想到即將到來的春天,勸人莫辜負時光,及時行樂,表達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珍惜,整首詞風格明快,洋溢着樂觀積極的情感,充滿了生活氣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