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孤山祠

江吞湖卷氣俱豪,崛起孤峯百仞高。 歸爲嬋娟買絲屨,卻應還我所忘刀。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大孤山:在今江西九江市東南鄱陽湖中,一稱大姑山。
  • 犇(bēn):同「奔」,奔跑、疾馳之意。這裏「江犇湖卷」形容江水奔騰、湖水翻卷的壯觀氣勢 。
  • 百仞(rèn):仞是古代長度單位,一仞周製爲八尺,漢製爲七尺。百仞形容山峯極高。
  • 嬋娟(chán juān):本義指姿態美好的女子,這裏借指大孤山女神 。
  • 絲屨(jù):絲織的鞋子 。
  • 所忘刀:遺忘的刀(具體典故未詳,但結合詩意推測是與傳說相關的物品) 。

翻譯

長江奔騰,湖水翻卷,氣勢都極爲豪邁,一座孤峯拔地而起高達數百尺。我歸來願爲大孤山女神買絲線織成的鞋子,想來女神也應該歸還我遺忘在此的刀了吧。

賞析

這首詩開篇以「江犇湖卷氣俱豪,崛起孤峯百仞高」描繪出一幅氣勢恢宏的畫面。詩人先渲染了長江與湖水奔騰翻卷的雄渾氣象,以此爲背景,引出「崛起孤峯百仞高」,更突出大孤山的雄偉挺拔,展現出自然的磅礴力量,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和震撼。後兩句「歸爲嬋娟買絲屨,卻應還我所忘刀」,筆鋒一轉,從對大孤山雄偉外在的描寫進入到富有神話色彩的想象。詩人想象爲山中女神購置絲鞋,又希望女神歸還遺忘的刀,充滿奇幻色彩 。整首詩將大孤山壯觀的景象與神祕浪漫的神話傳說相結合,既展現了自然山川的壯美,又增添了一抹奇幻的色彩,使大孤山的形象更加立體、生動,在豪放的筆觸中蘊含着一種綺麗之感,體現了詩人獨特的藝術構思和對自然的濃厚情感 。

晁補之

晁補之

晁補之,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鉅野(今屬山東鉅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爲“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並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8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