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懷寄李相如

秋風吹畦蔬,農事亦已闌。 黃黃杞下菊,佳色屍冢間。 我生復何如,憔悴嘗照顏。 清晨戴星出,薄暮及目還。 骯髒二十載,老發羞儒冠。 天未有佳人,秀擢如芝蘭。 憮然念夙昔,風流得餘歡。 緬想蒲柳姿,與君同歲寒。 一別事瓦裂,令人氣如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lán)**:盡,完畢。
  • **屍冢(shī zhǒng)**:墳墓,這裏描繪出一種略帶荒蕪的景象。
  • **憔悴(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 **骯髒(kǎng zǎng)**:亦作「 抗髒 」,這裏有坎坷、潦倒之意。
  • **秀擢(xiù zhuó)**:美好挺拔。
  • **憮然(wǔ rán)**:悵然失意貌。
  • **夙昔(sù xī)**:往昔,過去。
  • **緬想(miǎn xiǎng)**:遙想。
  • **蒲柳姿(pú liǔ zī)**:像蒲柳一樣的資質,常用來形容體質弱,這裏借指自身平凡。

翻譯

秋風輕輕地吹拂着田畦裏的蔬菜,田間的農事也已經到了尾聲。那黃色的枸杞與下面的菊花,在荒墳之間顯現出一抹亮麗的色彩。我的一生又是怎樣的呢?常常望着鏡子中面容憔悴的自己。每天清晨星星還在天上就出門了,到傍晚天色昏暗才歸來。二十年來一直坎坷潦倒,頭髮都已衰老變白,還戴着這儒生的帽子,感到十分羞愧。上天應當有佳人啊,如同芝蘭一樣美好挺拔。 我惆悵地想起往昔,那時風流自在還有些歡樂。遙想我這平凡的資質,曾經和您相約同守歲寒之節。可自從分別後,事事都如瓦片破碎般不堪,真讓人悲憤難平。

賞析

這首詩以秋景開篇,營造出一種蕭瑟、落寞的氛圍,借農事之闌暗示自己人生的階段性轉折。詩人通過描寫荒冢間的黃菊等意象,將自然景象的美好與人事的淒涼相對比,突出內心的孤寂與感慨。

詩中對自己生活狀態的描述十分真實,「清晨戴星出,薄暮及目還」生動地展現出生活的艱辛與忙碌。而回顧自己「骯髒二十載」,「老發羞儒冠」則道出了長期的人生坎坷、抱負未伸的羞恥與無奈。

對「佳人」 的描寫,寄寓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理想人生的嚮往。「緬想蒲柳姿,與君同歲寒」 流露出曾經與友人共度時光的美好回憶,以及對堅貞友誼的珍視。

最後,「一別事瓦裂,令人氣如山」 強烈地抒發了與友人分別後,面對世事變故的憤懣與難以釋懷的情緒。整首詩情感真摯,細膩地呈現出詩人複雜的人生體驗和情感心路 ,在平實的語言中蘊含着深沉的思想與感慨。

晁衝之

晁衝之,宋代江西派詩人,字叔用,早年字用道。濟州鉅野(今山東鉅野縣)人。晁氏是北宋名門、文學世家。晁衝之的堂兄晁補之、晁說之、晁禎之都是當時有名的文學家。早年師從陳師道。紹聖(1094~1097)初,黨爭劇烈,兄弟輩多人遭謫貶放逐,他便在陽翟(今河南禹縣)具茨山隱居,自號具茨。十多年後回到汴京,當權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終生不戀功名,授承務郎。他同呂本中爲知交,來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齋讀書志》的作者。 ► 1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