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蘇門下寄題雪浪石
居庸滅烽惟留屯,時平更覺將軍尊。
鈴齋看雪擁衲坐,急鼓又報邊城昏。
百壺高宴梨慄圃,千里未盡桑麻村。
天憐公老無以樂,一星飛墮從天門。
得無遺履谷城化,恐是吃草金華魂。
不然荊棘霜露底,兀然奇怪來無根。
女媧搗鍊所遺棄,奔潨尚有河漢痕。
豈其謀國坐不用,聊以永日寧復論。
跳梁不憂牧並塞,綏納可使魚遊盆。
公歸廊廟誰得挽,此石萬古當長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照原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 居庸:居庸關,在北京昌平區北部,是長城重要隘口。
- 滅烽:烽火熄滅,指邊境沒有戰事。
- 留屯:留下屯兵駐守。
- 鈴齋:州郡長官辦事的地方。
- 擁衲:裹着僧衣,衲(nà)。
- 百壺高宴:擺下豐富的酒宴。
- 梨慄圃:種着梨樹和慄樹的園子,代指熱鬧豐盛之處 。
- 奔潨(cōng):急流。
- 河漢痕:天河的痕跡,形容石上紋理像天河的模樣。
- 跳梁:指小股敵人的騷擾活動。
- 綏納:安撫招納。
- 廊廟:朝廷。
翻譯
居庸關烽火已然熄滅,只有屯兵依舊駐守,太平時期更顯得將軍地位尊崇。在鈴齋裏看着雪花,裹着僧衣閒坐,急促的鼓聲又傳來邊城日暮的消息 。擺開豐盛的酒宴在那梨慄園圃,綿延千里到處都是桑麻遍佈的村莊。上天憐憫您日漸年老缺少歡樂,一顆星星從天門飛落來到人間。莫非它像張良獲得的谷城黃石那樣神奇變化,又恐怕是金華山石吃草的傳說顯魂。不然在荊棘霜露覆蓋之下,爲何這突兀奇怪的石頭來處無根。它定是女媧搗煉補天之後遺棄之物,石上的紋理還留着天河急流的痕跡。難道是因爲您謀國良策未被採用,只能以此石長久相伴,又何必再去多論。不必擔憂小股敵人在邊塞侵擾,安撫招納能讓敵人如魚遊在盆中聽話。您迴歸朝廷誰能將您挽留住,這雪浪石應當萬古長存永不朽壞。
賞析
這首詩從居庸關邊塞的和平景象寫起,展現出將軍的尊榮,也點出當時社會的安穩太平,有着濃厚的生活氣息。詩中多種奇幻想象的運用,如將雪浪石與神仙傳說相連,賦予石頭神祕奇特的色彩。此詩字裏行間流露出對友人的關懷和欽佩。「星飛墮」暗示雪浪石的珍貴奇異,同時借石頭影射友人雖懷才未能盡用,卻依然有着超脫淡然的心情。雪浪石不僅是一塊石頭,更象徵着友人的品格與境遇。最後既祝願友人能在朝堂發揮更大作用,又讚美雪浪石如同友人品德一樣萬古長存,是一首飽含感情、韻味悠長的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