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外舅杜侍御使陝西自徐州移
建隆以來論人物,得士與古相低昂。
人才歷數仁祖世,後生嵬瑣無復望。
老成寂莫典刑在,杜公玉立映班行。
少時學問聖賢說,松柏歲寒觀老節。
得官烏府不須臾,正色空聞動帷闥。
鑠金衆口未必然,天與名城慰蕭屑。
王師頃縛山西酋,朝廷卻懷西顧憂。
涼州旄鉞何足恃,岐隴須公勤傳郵。
平生經國有雅意,乘流得坎惟所值。
作官施設要近民,金馬嚴徐等兒戲。
詔書寬大人樂生,吏安爲弛威不行。
金城那可無粟守,堯舜與民寧並耕。
茶鹽資國何必古,俗儒徇名不知務。
精神折衝在本強,要以雍容在蒼遽。
知無不爲公自期,豈弟君子神所私。
秦山渭水照車馬,屬城列縣觀威儀。
此行屬任良不惡,金魚新佩明光墀。
誰言直諫居內少,淮南盜鑄煩撫綏。
時平王度日金玉,歲晚汲公還見思。
拼音

晁補之
晁補之,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鉅野(今屬山東鉅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爲“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並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819篇诗文
晁補之的其他作品
- 《 初與文潛入館魯直貽詩並茶硯次韻 》 —— [ 宋 ] 晁補之
- 《 次韵兩蘇公講筵唱和四首 其三 》 —— [ 宋 ] 晁補之
- 《 鄧御夫秀才爲窟室戲題 》 —— [ 宋 ] 晁補之
- 《 戊子六月十三日曝書得史院賜筆感懷 》 —— [ 宋 ] 晁補之
- 《 望金陵 》 —— [ 宋 ] 晁補之
- 《 揚州雜詠七首 》 —— [ 宋 ] 晁補之
- 《 綴古詩語送無斁弟赴舉 》 —— [ 宋 ] 晁補之
- 《 複用前韻呈刑部杜丈君章 》 —— [ 宋 ] 晁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