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節齋宿竹宮悼姚高士

燕坐心源如止水,餘工吟筆爛生花。 誰知此老真三昧,孔老瞿曇共一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燕坐:閒適靜坐,無拘無束。
  • 心源:內心的源泉,比喻精神深處。
  • 止水:靜止不動的水面,常用來形容心境寧靜。
  • 餘工:餘暇或閒暇時的功夫,此處指詩人的創作時間。
  • 吟筆:吟詠詩歌的筆,指詩人的創作工具。
  • 爛生花:形容文思敏捷,如花朵般絢麗。
  • 姚高士:未詳,可能是作者尊敬的一位隱逸高人。
  • 三昧:佛教術語,意爲定靜、專注或最高領悟。
  • 孔老:孔子與老子,儒家和道家的代表人物。
  • 瞿曇:即佛陀,佛教創始人。

翻譯

程公許獨自靜坐在竹宮,內心如止水般平靜,即使在忙碌之餘,他的詩筆依然靈動,猶如盛開的花朵。誰能想到,這位老者竟然達到了如此深遠的領悟,他的智慧如同孔夫子和釋迦牟尼一樣,超越了世俗的界限。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程公許在立冬節這一天,於竹宮齋戒獨處的情景。他以一顆清靜的心,沉浸在創作之中,其詩才如泉涌,顯示出高超的藝術造詣。通過讚美姚高士的「三昧」境界,詩人暗示自己對這種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的敬仰,同時也揭示出儒家和佛家思想在他心中的交融。整首詩寓情於景,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獨特感悟。

程公許

宋敘州宣化人,字季與,一字希穎,號滄洲。寧宗嘉定四年進士。歷知崇寧縣、施州通判,皆有惠政。理宗淳祐元年遷祕書少監,歷起居舍人、中書舍人、禮部侍郎等職,官至權刑部尚書。立朝剛正,奏論時政得失,先後忤宰相史嵩之、鄭清之,屢被排擠。爲文有才氣,著述多散佚,今存《滄洲塵缶編》。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