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何文縝禮部種竹一首

· 程俱
筠節寧當混草萊,寸根中有拂雲材。 清遊未接諸賢遠,幽徑終因二仲開。 歲晚蒼陰元自茂,實成丹鳳幾時來。 何郎冰雪森相對,默轉談峯萬壑雷。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筠(yún)節:指竹節。筠,竹子的青皮,也指竹子。
  • **草萊:雜草。
  • **拂雲材:形容竹子高大,有高聳入雲的氣勢,這裏說竹子有長成參天大樹的資質。
  • **清遊:清雅的遊覽,指高雅的交往或活動。
  • **二仲:漢代羊仲、求仲的合稱。這裏借指志同道合的好友。
  • **歲晚:指年末、晚年。這裏取年末之意。
  • **蒼陰:指竹子繁茂形成的濃綠陰影。
  • **元自茂:本來就很繁茂。元,本來。
  • **:竹子的果實。傳說鳳凰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食。
  • **何郎:指何文縝。
  • **冰雪:形容何文縝高潔的品格。
  • **森相對:形容如森林般相對聳立,有一種冷峻莊嚴的感覺。
  • **談峯:指高超、絕妙的言論。峯,比喻言論的高深與突出。
  • **萬壑雷:形容談論的聲音如同萬壑中響起的雷聲一樣宏大有力。

翻譯

那有着堅韌竹節的竹子,怎麼能和雜草混在一起呢?它那小小的竹根之中,蘊含着將來成長爲高聳入雲大材的潛力。我沒能及早與各位賢才同遊親近,這幽靜的小路最終因爲二位志同道合的好友才得以開闢。到了年末,竹子的濃蔭本來就越發繁茂,當竹實長成時,那高貴的丹鳳什麼時候會飛來呢?何郎你如冰雪般高潔,氣質冷峻相對而立,默默之間如同談論的話題引發了萬壑驚雷。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程俱唱和何文縝之作。首聯以竹喻人,通過竹子不甘與雜草同流,暗示何文縝等人的不凡與高潔志向 ,展現了何文縝非凡的才能和潛力。頷聯表達自己未能及時與諸賢交往的遺憾以及因爲有友人開闢小路才拉近了彼此的距離,有相聚相知的欣慰之情。頸聯從眼前的竹子寫到未來,用竹實引來丹鳳的典故,寄寓對友人發展的期待和美好的祝願。尾聯描寫面對何文縝時,因其高潔品格和高妙言論而產生的震撼感受,以誇張的「萬壑雷」突出何文縝高深卓越的談吐見解,進一步烘托出何文縝的不凡形象。整首詩借種竹展開,既表達了對友人的讚美和欣賞,又抒發了自己的人生感慨,意境清幽且內涵豐富。

程俱

程俱

宋衢州開化人,字致道,號北山。以外祖鄧潤甫蔭補吳江縣主簿。徽宗宣和二年賜上舍出身。高宗建炎中爲太常少卿,知秀州。紹興初,爲祕書少監,上《麟臺故事》,擢中書舍人兼侍講。提舉江州太平觀,除徽猷閣待制。後秦檜薦領史事,力辭不就。善爲制誥。工詩文,風格典雅。有《北山小集》。 ► 6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