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 · 其七題羅浮山
且說羅浮,自從石洞,水簾以還。是向時景泰,初來卓錫,舊家勾漏,曾此修丹。藥院空存,鐵橋如故,上更有朱仙朝鬥壇。飛雲頂,在石橋高處,杳靄之間。山前。
拾得清閒。也分我煙霞數畝寬。自竹橋人去,青蓮馥郁,柴門閉了,綠柳迴環。白酒初篘,清風徐至,有桃李時新飣幾盤。仙家好,這許多快活,做甚時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羅浮:山名,在廣東增城、博羅、河源等縣間。
- 卓錫:卓,植立。錫,錫杖。謂僧人出行,持錫杖住於某地,因稱其住止爲卓錫。
- 勾漏:山名,在今廣西北流縣東北。傳說葛洪曾在此煉丹。
- 朝鬥壇:道家祭祀北斗七星的地方。
- 篘(chōu):一種竹製的濾酒器具。這裏作動詞「濾酒」解。
翻譯
就說羅浮山,自從有了石洞,還有水簾。那是從前景泰年間,最初來到這裏住下,舊家在勾漏山,曾經在這裏修煉丹藥。藥院如今空留,鐵橋依舊如從前,上面還有朱仙的朝鬥壇。飛雲頂,在石橋的高處,在深遠朦朧之間。在山的前面。 撿到了清閒。也分給我數畝煙霞那般寬闊的地方。自從竹橋那裏的人離去,青蓮散發着濃郁的香氣,柴門關閉了,綠柳環繞。剛剛濾出白酒,清風吹緩緩吹來,有桃李時常新鮮地擺上幾盤。仙家真好,有這麼多的快活,還去做什麼時候的官呢。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羅浮山的景緻和氛圍,展現出一種超凡脫俗的意境。詞中描述了羅浮山的歷史遺蹟,如石洞、水簾、藥院、鐵橋、朝鬥壇等,體現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這裏清閒自在、煙霞環繞、充滿仙家氣息的喜愛,與官場形成鮮明對比,流露出對官場的不屑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嚮往之情。全詞語言優美,意境高遠,通過對羅浮山的描寫委婉地傳達了一種超凡出世的人生態度。

葛長庚
宋閩清人,家瓊州,字白叟,又字如晦,號海瓊子,又號海蟾。入道武夷山。初至雷州,繼爲白氏子,自名白玉蟾。博覽衆籍,善篆隸草書,工畫竹石。寧宗嘉定中詔徵赴闕,對稱旨,命館太乙宮。傳其常往來名山,神異莫測。詔封紫清道人。有《海瓊集》、《道德寶章》、《羅浮山志》。
► 134篇诗文
葛長庚的其他作品
- 《 念奴嬌 · 其一武昌懷古 》 —— [ 宋 ] 葛長庚
- 《 賀新郎 · 其一十八賦西峯 》 —— [ 宋 ] 葛長庚
- 《 漢宮春(次韻李漢老詠梅) 》 —— [ 宋 ] 葛長庚
- 《 水调歌头 其六 石知院生辰 》 —— [ 宋 ] 葛長庚
- 《 賀新郎 · 其一十七遊西湖 》 —— [ 宋 ] 葛長庚
- 《 鷓鴣天 》 —— [ 宋 ] 葛長庚
- 《 水调歌头 》 —— [ 宋 ] 葛長庚
- 《 柳梢青 · 其一海棠 》 —— [ 宋 ] 葛長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