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妃曲二首
明妃未出漢宮時,秀色傾人人不知。
何況一身辭漢地,驅令萬里嫁胡兒。
喧喧雜虜方滿眼,皎皎丹心欲語誰?
延壽爾能私好惡,令人不自保妍媸。
丹青有跡尚如此,何況無形論是非。
窮通豈不各有命,南北由來非爾爲。
黃雲塞路鄉國遠,鴻雁在天音信稀。
度成新曲無人聽,彈向東風空淚垂。
若道人情無感慨,何故衛女苦思歸?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明妃:即王昭君。
- 驅令:逼迫命令。
- 喧喧:喧鬧嘈雜的樣子。
- 延壽:指毛延壽,西漢時期的宮廷畫師。
- 妍媸(chī):美和醜。
- 窮通:困厄和顯達。
翻譯
王昭君還沒離開漢宮時,她的秀麗姿色傾倒衆人卻無人知曉。何況她一身離開漢地,被逼迫遠嫁到萬里之外的胡地嫁給胡人。喧鬧嘈雜的胡人滿眼皆是,她那潔白光明的忠心能向誰訴說?毛延壽你能憑自己的喜好來評判,讓人無法自己保持美醜。畫像尚有這樣的情況,何況對於無形的是非呢。困厄和顯達難道不是各有命運,南北的不同走向並非是昭君所能決定的。黃色的雲霧遮蔽道路,故鄉更是遙遠,鴻雁在天空飛翔,音信稀少。創作了新的曲子卻無人傾聽,彈奏給東風聽只有空自流淚。如果說人的情感沒有感慨,那爲什麼衛國的女子苦苦地想要回歸呢?
賞析
這首詩寫王昭君的遭遇。詩中描述了她在漢宮時不爲人知,卻被迫遠嫁的悲涼,以及面對異邦的孤獨和無奈。「喧喧雜虜方滿眼,皎皎丹心欲語誰」生動地刻畫了她身處胡地的寂寞與忠心無處傾訴的痛苦。「延壽爾能私好惡,令人不自保妍媸」批判了毛延壽憑個人喜好來評判人物美醜,導致昭君命運改變。詩的後半部分則書寫了昭君在塞外的孤單,家鄉遙遠,音信不通,新曲無人聽,突出了她思鄉的愁緒和無奈。最後以「若道人情無感慨,何故衛女苦思歸」作爲反詰,更加強化了這種感慨的情緒。全詩感情深沉,對昭君的同情之意貫穿始終,同時也表達了對命運無常和封建社會不公正現象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