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仙宮道士留午飯後遍覽山中佳景三十六峯羅列几席夜雨達旦客枕甚清

老樹萬安驛,古井羅真山。 玉虯五雲車,仙翁此往還。 雲蹤久不刓,汎景疑可攀。 憶昔摛藻頖,題詩揭鬆關。 抱琴唐昌來,快晴春物妍。 截竹倚伶俜,引袂飛褊褼。 歷階一稽首,爲我展笑顏。 善救無棄物,廣度隨有緣。 殊庭遙相望,異關非浪傳。 道士多野樸,山餚親潔蠲。 披榛爲前導,?酒勤款延。 墨池鑑寒藻,書檯滃非煙。 所著何隱帙,乃忍慳不傳。 空餘六六峯,可想格筆椽。 最憐覆盂亭,秀出層巒顛。 周遭碧霞嶂,莽蒼雲海連。 酒囤擬泂酌,花坪夐連娟。 暝色阻窮探,夜雨得佳眠。 塵緣一相誤,凡骨何當仙。 雲霞豈不戀,簡書當趣旋。 神丹夜澗火,青藜洞中天。 仙翁如點頭,未忍甘棄捐。
拼音

程公許

宋敘州宣化人,字季與,一字希穎,號滄洲。寧宗嘉定四年進士。歷知崇寧縣、施州通判,皆有惠政。理宗淳祐元年遷祕書少監,歷起居舍人、中書舍人、禮部侍郎等職,官至權刑部尚書。立朝剛正,奏論時政得失,先後忤宰相史嵩之、鄭清之,屢被排擠。爲文有才氣,著述多散佚,今存《滄洲塵缶編》。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