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移知賀州
溪石膠船秋瀨微,南山巉空勢峨巍。
風露氣嚴花草腓,天色㵳㵳初雁飛。
君子往守東南圻,旟旝綵錯如翔翬。
象茜照地榮笏衣,先後隸從何頎頎。
初君治縣參德威,吾人涵濡樂以肥。
念今奪去失所依,出者遮行居者希。
我思羣公坐天圍,心與星斗爭光輝。
薦賢絀否言無違,迅若發石乘高機。
何此茂器時所稀,噤無一語爲發揮。
敢作此什傳王畿,旦暮璽書來敕歸。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膠:粘着。
- 瀨(lài):從沙石上流過的急水。
- 巉(chán):形容山勢高峻。
- 腓(féi):草木枯萎。
- 㵳㵳(huì huì):形容天色昏暗。
- 圻(qí):邊界。
- 旟(yú):古代畫着鳥隼的軍旗。
- 旝(kuài):古代作戰時指揮用的旗子。
- 翬(huī):古書記載的一種有五彩羽毛的野雞。
- 笏(hù):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製成。
翻譯
溪中石頭粘着船兒在秋天的淺流中緩緩前行,南山高峻山勢巍峨雄奇。風露之氣讓花草枯萎,天色昏暗剛剛有大雁飛過。君子前往鎮守東南邊界,旗幟交錯如同飛翔的野雞般華麗。華美的服飾照在地上榮耀着笏板,先後相隨的侍從是多麼高大修長。當初您治理縣邑道德威嚴相參,我們百姓受滋潤歡樂而富足。想到如今要失去您無所依靠,出行的人要遮攔留下的人很稀少。我想各位君子圍坐在朝廷,心如同星辰閃耀光輝。舉薦賢才罷黜不善之言辭沒有違背,迅速如同發射石頭憑藉高的機關。爲何這樣的傑出人才這時很少,卻沉默沒有一句話來發揮。敢作這首詩傳到京城,早晚有詔書來催促召回。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友人前往賀州任職的情景。詩中既描寫了自然環境的壯美,如南山的巍峨、天色和大雁等,又刻畫了送別的場景和對友人的讚美。通過「君子往守東南圻」等句,展現了友人的威嚴和風采,以及他以前治縣的功績,如「初君治縣參德威,吾人涵濡樂以肥」。最後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和期待他能被召回的願望,體現出作者對友人的深情厚誼和對人才得不到充分發揮的感慨。整首詩意境開闊,情感真摯,語言較爲華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