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宇文正甫探梅

· 張栻
天與孤清迥莫鄰,祇應空谷伴幽人。 千林掃跡愁無那,一點橫梢眼便親。 顧影莫驚身易老,哦詩尚覺句能新。 幾多生意冰霜裏,說與夭桃自在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迥(jiǒng)莫鄰:形容非常高遠、孤獨,與周圍沒有相近的。「迥」,遠。「莫鄰」,沒有鄰居,即孤獨之意 。
  • **祇(zhǐ)應:只能,只會。
  • 幽人:幽居之人,隱士。
  • 千林掃跡:指冬天時,大部分樹林樹葉凋零的景象。
  • 愁無那(nuó):愁得沒辦法。「無那」,無奈,即拿愁緒沒有辦法。
  • 橫梢:指梅花橫斜的枝條。
  • 顧影:看着自己的影子。
  • 哦(é)詩:吟詩。
  • 生意:生機、生命力。
  • 夭桃:豔麗的桃花。

翻譯

上天賦予梅花孤獨清幽的特質,讓它高高遠遠,沒有同類能與之相鄰,它只適合在空曠的山谷中陪伴那隱居的高人。衆多樹林在冬日裏樹葉凋零,讓人愁悶又無奈,可一旦看到那橫斜而出的一點梅花的枝頭,就頓生親近之感。對着自己的影子,不要驚訝於身體容易衰老;吟詩的時候,還覺得詩句能夠常出新意。在重重冰霜之中蘊含着多少生機活力啊,這些要講給那豔麗的桃花聽,讓它在春天裏自在綻放。

賞析

這首詩圍繞梅花展開,借梅抒情言志。首聯通過「天與孤清」「迥莫鄰」「祇應空谷」等詞,極力渲染梅花孤獨清幽、超凡脫俗的特質,以及它所處環境的寂寥,藉此象徵一種高潔的品格和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懷。頷聯形成鮮明對比,寫冬天樹林衰枯令人愁,而梅花橫梢獨出又令人倍感親切,突出梅花在冬日裏的獨特顯眼,是困境中的亮色。頸聯由賞梅轉向自身感悟,由景及人,詩人借梅花雖孤獨卻不乏生機,聯想到自身不必因時光易逝而傷懷,依然可以在吟詩創作中找到新意,表現了一種積極達觀的人生態度。尾聯以梅花不畏冰霜蘊含生機,與春日裏只能自在盛開的夭桃相對比,表達出詩人對梅花歷經磨難卻堅韌不拔的生命力的讚賞,同時也有不屑於像夭桃那樣只在順遂環境中綻放的意味,進一步提升了詩歌的意境和詩人的價值追求,整首詩借梅花展現出詩人高雅的志趣和對人生的深刻思考 。

張栻

張栻

張栻,字敬夫,後避諱改字欽夫,又字樂齋,號南軒,學者稱南軒先生,諡曰宣,後世又稱張宣公。南宋漢州綿竹(今四川綿竹市)人,右相張浚之子。南宋初期學者、教育家。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