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迥(jiǒng)莫鄰:形容非常高遠、孤獨,與周圍沒有相近的。「迥」,遠。「莫鄰」,沒有鄰居,即孤獨之意 。
- **祇(zhǐ)應:只能,只會。
- 幽人:幽居之人,隱士。
- 千林掃跡:指冬天時,大部分樹林樹葉凋零的景象。
- 愁無那(nuó):愁得沒辦法。「無那」,無奈,即拿愁緒沒有辦法。
- 橫梢:指梅花橫斜的枝條。
- 顧影:看着自己的影子。
- 哦(é)詩:吟詩。
- 生意:生機、生命力。
- 夭桃:豔麗的桃花。
翻譯
上天賦予梅花孤獨清幽的特質,讓它高高遠遠,沒有同類能與之相鄰,它只適合在空曠的山谷中陪伴那隱居的高人。衆多樹林在冬日裏樹葉凋零,讓人愁悶又無奈,可一旦看到那橫斜而出的一點梅花的枝頭,就頓生親近之感。對着自己的影子,不要驚訝於身體容易衰老;吟詩的時候,還覺得詩句能夠常出新意。在重重冰霜之中蘊含着多少生機活力啊,這些要講給那豔麗的桃花聽,讓它在春天裏自在綻放。
賞析
這首詩圍繞梅花展開,借梅抒情言志。首聯通過「天與孤清」「迥莫鄰」「祇應空谷」等詞,極力渲染梅花孤獨清幽、超凡脫俗的特質,以及它所處環境的寂寥,藉此象徵一種高潔的品格和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懷。頷聯形成鮮明對比,寫冬天樹林衰枯令人愁,而梅花橫梢獨出又令人倍感親切,突出梅花在冬日裏的獨特顯眼,是困境中的亮色。頸聯由賞梅轉向自身感悟,由景及人,詩人借梅花雖孤獨卻不乏生機,聯想到自身不必因時光易逝而傷懷,依然可以在吟詩創作中找到新意,表現了一種積極達觀的人生態度。尾聯以梅花不畏冰霜蘊含生機,與春日裏只能自在盛開的夭桃相對比,表達出詩人對梅花歷經磨難卻堅韌不拔的生命力的讚賞,同時也有不屑於像夭桃那樣只在順遂環境中綻放的意味,進一步提升了詩歌的意境和詩人的價值追求,整首詩借梅花展現出詩人高雅的志趣和對人生的深刻思考 。
張栻的其他作品
- 《 城南雜詠二十首山齋 》 —— [ 宋 ] 張栻
- 《 龍孫竹生辰陽山谷間高不盈尺細僅如針而凡所以爲竹者無一不具予寘石斛中暮春生數筍森然可喜爲賦此 》 —— [ 宋 ] 張栻
- 《 次韻周畏知問訊城東梅塢七首 》 —— [ 宋 ] 張栻
- 《 望後一日與客自水鄉登湘南月色佳甚翌日用鄉字韻簡遊誠之 》 —— [ 宋 ] 張栻
- 《 和元晦詠畫壁 》 —— [ 宋 ] 張栻
- 《 故觀文建安劉公輓詩四首 》 —— [ 宋 ] 張栻
- 《 和查仲文雪中即席所賦 》 —— [ 宋 ] 張栻
- 《 平時兄弟間十三章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桂林 》 —— [ 宋 ] 張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