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士遊嶽麓圖

· 張栻
閉門六月汗如雨,出門褦襶紛塵土。 文書堆案曲肱臥,夢逐徵鴻過前浦。 西山突兀不可忘,勇往政須求快睹。 朝暾未升起微風,中流咿啞挾鳴櫓。 長林秀色已在望,有如出語見肝腑。 意行愛此鬆陰直,眼明還喜碑字古。 高低梵釋著幽居,深隱仙家開閟宇。 忽看宮牆高十丈,學宮峨峨起鄒魯。 斯文政倚講磨切,石室重新豈無補。 危梯徑上不作難,橫欄截出可下俯。 惟茲翼軫一都會,往事繁華雜歌舞。 變遷返覆寧重論,昔日樓臺連宿莽。 邇來人物頗還舊,豈止十年此生聚。 泉流涓涓日循除,華表何時鶴來語。 炎氣知不到山林,茗碗蒲團對香縷。 鼎來杖屨皆勝引,季也亦復同步武。 洛陽年少空白頭,三閭大夫浪自苦。 一笑便覺真理存,高談豈畏丞卿怒。 不圖畫僧聖得知,貌與兒童作誇詡。 請君爲我添草堂,風雨蕭蕭守環堵。
拼音
張栻

張栻

張栻,字敬夫,後避諱改字欽夫,又字樂齋,號南軒,學者稱南軒先生,諡曰宣,後世又稱張宣公。南宋漢州綿竹(今四川綿竹市)人,右相張浚之子。南宋初期學者、教育家。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