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雜詠二十首詠歸橋

· 張栻
四序有佳趣,今古蓋共茲。 橋邊獨微吟,回首忘所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四序:春夏秋冬四季,古代以春、夏、秋、冬分別對應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故稱四季。
  • :此,這。
  • 橋邊:橋旁,河邊。
  • 微吟:低聲吟唱或輕聲低語。
  • 回首:回頭看。
  • 忘所之:忘記要去的地方,形容沉浸在某種情感或思緒中。

翻譯

四季都有各自的美好趣味,自古以來人們對此都深有體會。獨自一人站在橋邊輕聲吟唱,回過頭來卻忘了自己原本要去哪裏。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自然與季節變換的獨特感受。他站在歸橋邊,沉醉於四季交替帶來的各種美景,不禁低聲吟唱。然而,在這份寧靜與享受中,他竟然忘記了前行的目的地,流露出一種隨性自在的生活態度和對時光流轉的深深感慨。詩中的「忘所之」不僅體現了詩人的心境,也暗示了一種超脫世俗,追求心靈自由的精神境界。整體上,這是一首清新淡雅,寓情於景的佳作。

張栻

張栻

張栻,字敬夫,後避諱改字欽夫,又字樂齋,號南軒,學者稱南軒先生,諡曰宣,後世又稱張宣公。南宋漢州綿竹(今四川綿竹市)人,右相張浚之子。南宋初期學者、教育家。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