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雨後

· 強至
雨足前村雲未回,逡巡屏面數峯開。 相呼野鳥逢人住,自戲山蜂趁馬來。 野色通明林葉淨,溪聲奔迸岸沙頹。 田翁見我應偷笑,底事行吟廢酒杯。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雨足:雨下得很充足。
  • ****逡巡(qūn xún):指一會兒,片刻。這裏形容時間短暫。
  • 屏面:這裏把山峯比作屏風的畫面。
  • 相呼:相互呼喚。
  • :追逐。
  • 野色:原野的景色。
  • 奔迸:奔騰;迅猛前進。
  • 岸沙頹:岸邊的沙子被溪水沖刷而坍塌。
  • 底事:何事,爲什麼。

翻譯

前村的雨下得很充足,雨停後烏雲還沒有散去,沒過一會兒,就像展開屏風畫面一樣,幾座山峯清晰地顯現開來。野鳥相互呼喚着,看到有人就停了下來;山中的蜜蜂自顧自嬉戲着,追逐着馬蹄飛舞。原野之色明亮清澈,林中樹葉乾淨整潔;溪水奔騰呼嘯,岸邊的沙子被沖刷得坍塌下來。田翁看到我大概會偷偷發笑吧,心裏想着我爲什麼要一邊漫步吟詩,而荒廢了飲酒作樂的時光。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山中雨後清新、靈動且富有生機的景象。開篇通過「雨足雲未回」和「逡巡峯開」勾勒出雨後山野的獨特景色變化,既有雨時的陰沉壓抑,又有轉晴後山峯突然展現的意外之喜。「相呼野鳥逢人住,自戲山蜂趁馬來」這兩句,賦予了野鳥和山蜂活潑的生命力,它們的行爲給寧靜的山林增添了許多靈動和歡快的氛圍,也襯托出山中環境的靜謐與和諧。「野色通明林葉淨,溪聲奔迸岸沙頹」生動地描寫了山野在雨後的清新色澤以及溪水奔騰的磅礴氣勢。最後兩句,詩人從眼前的自然之景轉向人物「田翁」,借田翁看到自己沉醉吟詩、不事杯酒作樂的情景,從側面烘托出詩人對山中雨後景色的癡迷,體現出詩人高雅的情趣和對自然美景的熱愛之情。整首詩意境清幽,文字靈動,充滿了自然的野趣和生活氣息 。

強至

宋杭州錢塘人,字幾聖。仁宗慶曆六年進士。爲三司戶部判官、尚書祠部郎中。爲文簡古不俗,尤工於詩,以文學受知韓琦。琦欲薦充館閣,不果。有《韓忠獻遺事》、《祠部集》。 ► 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