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 其七癸酉虎丘中秋

萬里冰輪滿,千丈玉盤浮。廣寒宮殿,西望湖海冷光流。掃盡長空纖翳,散亂疏林清影,風露迫人愁。徐步行歌去,危坐莫眠休。 問孤蓬,緣底事,苦淹留。倦遊回首,向來雲臥兩星周。此夜此生長好,明月明年何處,歸興在南州。老境一傖父,異縣四中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冰輪:指明月。
  • 廣寒宮殿:即月宮。神話傳說中月中的宮殿,也叫廣寒清虛之府,所以稱「廣寒宮」。
  • 纖翳(yì):微小的障蔽物,這裏指浮雲。
  • 危坐:端坐,端正地坐着。
  • 孤蓬:孤單的蓬草,常用來比喻漂泊的遊子。這裏是作者自指。
  • 緣底事:因爲什麼事。「底」同「抵」,什麼。
  • 淹留:長期逗留。
  • 雲臥:高臥於雲霧繚繞之處,借指退隱。
  • 星周:星辰視運動一週,即一年。
  • 南州:這裏指南安,作者故鄉福建。
  • 傖(cāng)父:粗鄙的人,這裏是作者自謙之詞 。

翻譯

萬里長空一輪明月圓滿,如千丈之大的玉盤在天際漂浮。那月中的廣寒宮殿,向西望去,湖海之間清冷的月光悠悠流淌。天空的浮雲被清掃得乾乾淨淨,稀疏的樹林在月光下投下凌亂的清影,風清露冷讓人心中泛起愁意。我慢步行走,吟詩而去,端正地坐着,無心入眠。

想問一問像孤蓬般漂泊的自己,究竟因爲什麼事,長久地在外羈留?倦於漂泊,回首往昔,在高臥雲間中已經過了兩年時光。這樣美好的夜晚,這樣美好的人生能有幾何,明月明年會在何處相照,我的歸鄉之念都在了故鄉福建。如今我已步入老境,只是個粗鄙之人,在異地他鄉竟已度過四個中秋佳節。

賞析

這首詞開篇描繪中秋之夜明月當空的壯麗景象,「萬里冰輪滿,千丈玉盤浮」,宏大壯闊的畫面感撲面而來,彷彿將讀者帶入一片清澈明朗的月夜。隨後對清冷月色下的環境描寫,「掃盡長空纖翳,散亂疏林清影,風露迫人愁」,借景抒情,渲染出一種孤獨哀愁的氛圍。

下闋作者轉而抒發內心感慨。以「問孤蓬」自喻漂泊的身世,思考長久羈留他鄉的原因。回憶往昔「倦遊回首,向來雲臥兩星周」,透着對過去漂泊生活的疲倦。「此夜此生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用對明月的感慨,表達出對人生無常、漂泊不定的迷茫與憂慮,進一步深化了內心的愁緒。「歸興在南州」直接點明歸鄉的願望,最後「老境一傖父,異縣四中秋」以自嘲般的語句收束,飽含着年華老去、久居異鄉的辛酸與無奈。整首詞景中有情,情中含景,情景交融,生動地展現了作者複雜的心境和深沉的情感 。

張元幹

張元幹,字仲宗,號蘆川居士、真隱山人,晚年自稱蘆川老隱。蘆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鎮月洲村人)。歷任太學上舍生、陳留縣丞。金兵圍汴,秦檜當國時,入李綱麾下,堅決抗金,力諫死守。曾賦《賀新郎》詞贈李綱,後秦檜聞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幹爾後漫遊江浙等地,客死他鄉,卒年約七十,歸葬閩之螺山。張元干與張孝祥一起號稱南宋初期「詞壇雙璧」。 ► 4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