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歌二首

· 曹勳
草木榮兮春歸,桃李芳兮菲菲。彼日月兮如馳,人生行樂兮能幾時。 上林池館變荊棘,姑蘇臺榭遊狐狸,人生行樂兮能幾時。 能幾時兮可奈何,當歌莫惜朱顏酡。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菲菲:形容花草香氣濃郁。
  • 如馳:像車馬疾行一樣,形容時光過得很快。
  • 上林:秦漢時皇家園林,這裏代指曾經繁華的地方。
  • 荊棘:泛指山野叢生的帶刺小灌木,象徵破敗。
  • 姑蘇臺榭:姑蘇臺是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所築,這裏也是代指曾經輝煌的建築。臺榭指樓臺。
  • 酡(tuó):喝了酒臉色發紅。

翻譯

草木蓬勃生長啊,春天已悄然迴歸,桃李盛開芬芳四溢呀,香氣撲鼻。那日月如飛一般匆匆流逝,人生能夠尋歡作樂的時光又能有多久呢。曾經繁華的上林苑如今淪爲長滿荊棘的地方,往昔富麗的姑蘇臺榭現在只有狐狸遊蕩,人生能夠盡情享樂的時間啊真的不多。能有多少時光呢,又能怎麼辦呢,當放聲高歌時不要吝惜自己因醉酒而泛紅的容顏。

賞析

這首詩以陽春時節草木繁榮、桃李芬芳之景開篇,展現出春天生機勃勃的美好畫面,然而詩人話鋒一轉,由美好春光聯想到時光匆匆,引出對人生短暫、行樂難久的感慨。詩中列舉上林池館荒廢爲荊棘之地,姑蘇臺榭成爲狐狸出沒之所,這些曾經輝煌壯麗的地方如今破敗不堪,進一步強化了世事無常、人生易逝的主題。最後詩人發出「當歌莫惜朱顏酡」的呼喊,勸人在有限的人生中不要辜負時光,及時行樂。整首詩情景交融,以樂景襯哀情,情感強烈又真摯,充滿對人生的思考和無奈嘆喟 ,引發讀者對時光與人生價值的思索 。

曹勳

曹勳

宋潁昌陽翟人,字公顯,一作功顯,號鬆隱。曹組子。以父恩補承信郎。徽宗宣和五年賜進士甲科。欽宗靖康初爲閤門宣贊舍人,從徽宗北遷,過河十餘日,帝出御衣書領中,命勳間行詣康王。高宗建炎初至南京,進御衣書,請募死士航海入金奉徽宗歸,執政不從,出勳於外,九年不遷。紹興中爲副使二使金,遷保信軍承宣使、樞密副都承旨。又拜昭信軍節度使。孝宗朝加太尉。卒諡忠靖。有《北狩見聞錄》、《鬆隱集》。 ► 15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