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杜城:在今陝西西安南郊 。
- 韋曲:地名,在今陝西西安南郊,唐代望族韋氏聚居之地,此地多園林,景色秀麗,是當時郊遊勝地 。
- 歸鞍:指歸騎,也就是回去的馬,這裏代指騎馬回去。
- 醉鄉人:沉醉於美好境界的人。
翻譯
在杜城和韋曲到處尋覓春天的蹤跡,每一處都繁花盛開,滿眼都是嶄新的美好景象。傍晚天色將晚,您騎馬回去時沒有等我,其實我和您一樣,都沉醉在這爛漫的春光裏。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趙尚書一同在城南尋春賞景的情景。開篇「杜城韋曲遍尋春,處處繁花滿目新」,描繪出他們在杜城和韋曲盡情尋春的畫面,「遍尋春」體現出對春天熱切的追尋,「處處繁花滿目新」生動展現了春日繁花似錦、充滿生機與希望的美好景緻,讓人感受到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和豔麗的色彩。「日暮歸鞍不相待」則是一個細節描寫,天色已晚,趙尚書先騎馬歸去,沒有等待詩人,這一情節自然而真實,增添了生活氣息。結尾「與君同是醉鄉人」將情感昇華,表明雖然兩人歸途不同,但都陶醉在這美妙的春日之中,「醉鄉」一詞不僅寫出了對春天景色的陶醉,也傳達出一種精神上的愜意和滿足,引發讀者對美好春光的嚮往以及對這種陶醉於自然境界的共鳴,整首詩語言簡潔明快,意境清新自然。

權德輿
權德輿,唐代文學家,大臣。字載之,行三。天水略陽(今甘肅秦安)人,家於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名士權皋子。未冠,即以文章稱,杜佑、裴胄交闢之。德宗聞其材,召爲太常博士,改左補闕,兼制誥,進中書舍人,歷禮部侍郎,三知貢舉。憲宗元和初,歷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誤用官闕,改太子賓客。俄復前官,遷太常卿,拜禮部尚書,同平章事。會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絳,議論持異,德輿從容不敢有所輕重,坐是罷,以檢校吏部尚書留守東都。復拜太常卿,徙刑部尚書,出爲山南西道節度使。二年,以病乞還,卒於道,年六十。贈左僕射,諡曰文。
► 391篇诗文
權德輿的其他作品
- 《 題雲師山房 》 —— [ 唐 ] 權德輿
- 《 寄侍御從舅 》 —— [ 唐 ] 權德輿
- 《 酬陸四十楚源春夜宿虎丘山對月寄梁四敬之兼見貽之作 》 —— [ 唐 ] 權德輿
- 《 奉和張舍人閣老閣中直夜思聞雅琴因以書事通簡僚友 》 —— [ 唐 ] 權德輿
- 《 送濬上人歸揚州禪智寺 》 —— [ 唐 ] 權德輿
- 《 送崔端公郎君入京覲省 》 —— [ 唐 ] 權德輿
- 《 湖南觀察使故相國袁公輓歌二首 》 —— [ 唐 ] 權德輿
- 《 送謝孝廉移家越州 》 —— [ 唐 ] 權德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