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戍客流浪

悲雁随阳。解引秋光。 寒蛩响夜夜堪伤。泪珠串滴。 旋流枕上。无计恨征人。 争向金风飘荡。捣衣嘹亮。 懒寄回文先往。战袍待□。 絮重更熏香。殷勤凭驿使追访。 愿四塞来朝明帝。令戍客休施流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隨陽:跟着太陽走,大雁等候鳥秋天飛向溫暖的南方,春天又飛回北方,古人認爲它們是「隨陽」而遷。
  • 解引:帶領、引來。
  • 寒蛩(qióng):深秋的蟋蟀。
  • 旋流:旋轉流淌,形容淚水不斷。
  • 爭向:怎奈。
  • 金風:秋風。
  • 迴文:指回文詩。前秦竇滔妻蘇蕙曾織錦爲迴文旋圖詩贈夫,後世以迴文代指表達思念之情的詩詞。
  • 殷勤:情意懇切深厚。
  • 驛使:古代傳遞書信、文件的使者。
  • 四塞:四方邊塞。

翻譯

悲傷的大雁隨着溫暖的陽光南飛,彷彿引來了濃濃的秋意。深秋的蟋蟀每晚悽慘地鳴叫,實在令人悲傷。串串淚珠滾落,不停地在枕頭上流淌。心中無限怨恨那出征在外的人。怎奈秋風蕭瑟,搗衣聲清脆響亮。懶得先寄出那飽含思念的迴文詩。冬日的戰袍還沒準備好,棉花添得厚厚的,又薰染上迷人的香氣。滿懷懇切地拜託驛站的使者去尋找他的蹤跡。真心希望四方邊塞都來向英明的君主朝拜,讓這些戍邊的徵人不用再四處漂泊流浪。

賞析

這首敦煌曲子詞描繪了一位戍客之妻的複雜情感。上闋以悲雁、寒蛩等秋景起興,烘托出女子內心的淒涼與悲傷,淚水不斷則直白地展現了她對徵人的深切思念和哀怨。下闋轉變視角,通過搗衣、準備戰袍等細節動作,體現女子對戍客生活的牽掛,也流露出她無奈之下積極爲丈夫着想的心情。最後「願四塞來朝明帝,令戍客休施流浪」直接點明主旨,表達出對和平的渴望,希望戰爭結束,戍客能夠迴歸故鄉,過上安穩的日子。全詞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徵人及其家人的生活狀況和內心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