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蕃釐(fān lí):即“蕃厘觀”,舊叫“瓊花觀”。
- 淮甸:泛指淮河一帶地區。
- 媼(ǎo)神:女神。
繙譯
淮河一帶不知哪一年開始祭祀這位女神,那如在雲間和月光下的台堦之地封鎖著青春。隔著江水遠遠望見山峰凝聚著青黑色,傍晚的斜陽剛出現時雨水洗淨了塵土。好像那韋郎的情事如同虛幻,淒涼的瓊花的歷史哀怨如同新的一般。無雙亭下那青苔的顔色,見証了不知多少人來來往往的悠閑遊覽。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蕃釐觀的景象以及由此引發的感觸。詩中通過對古老的祭祀、如畫的山水景色、傳說中的情事以及歷史的哀怨等元素的呈現,營造出一種既神秘又有些許哀怨傷感的氛圍。結尾以青苔見証無數人閑遊作結,增添了時光流逝和世事變遷的感慨。整躰意境深遠,富有歷史感和文化內涵,詩人通過對蕃釐觀的刻畫,表達了對過去與儅下、傳說與現實的感慨與思考。
厲鶚
淸浙江錢塘人,字太鴻,一字雄飛,號樊榭,又號南湖花隱、西溪漁者。康熙五十九年(西元一七二〇年)舉人。乾隆元年(西元一七三六年)召試博學鴻詞科不遇。搜奇嗜博,嘗館揚州馬嶰谷、馬半槎小玲瓏山館數年,盡閲其善本祕籍,多見宋人集。學殖廣博,尤諳遼宋典章人事,因撰《宋詩紀事》。詩詞皆工,詩品淸髙,而長於用書。論詞崇周美成、姜白石,繼朱竹垞之「浙西詞派」名家。有《樊榭山房集》、《遼史拾遺》、《南宋院畫録》等,又與查蓮坡 同撰《絶妙好詞箋》。杭堇浦曰:「太鴻詩精深華妙,裁斷眾流,自新城、長水盛行一時,海内操觚者莫不乞靈於兩家,太鴻獨矯之以孤澹。用意旣超,徵材尤博,吾鄕稱詩,於宋元之後未之或過也。」沈歸愚曰:「樊榭徵士學問淹洽,尤熟精兩宋典實,人無敢難者。詩亦淸髙,五言在劉昚虛、常建之間。今浙西談藝家,專以飣餖(dìng dòu)掃撦(chě)爲樊榭流派,失樊榭之眞矣。」王蘭泉曰:「徵君詩幽新雋妙,刻琢硏煉,五言尤勝,大抵取法陶謝及王孟韋柳,而別有自得之趣。瑩然而淸,窅(yǎo)然精深貌;深遠貌而邃,擷宋詩之精詣而去其疎蕪。時沈文愨方以漢魏盛唐倡呉下,莫能相掩也。」翁覃谿曰:「樊榭以精細之思得韻得味,正亦從書巻中醖釀得來。」生平見《淸史稿·巻四百八十五·〈文苑列傳·厲鶚傳〉》。
► 1723篇诗文
厲鶚的其他作品
- 《 步月 己未歲吳山燈市甚盛用史梅溪韻 》 —— [ 清 ] 厲鶚
- 《 憶筍 》 —— [ 清 ] 厲鶚
- 《 河渚探梅同南漪旭瞻蒔庭笠人作五首 其三 曉過曲水菴 》 —— [ 清 ] 厲鶚
- 《 哭趙谷林四絕句 其三 》 —— [ 清 ] 厲鶚
- 《 洪熙古刺水歌同全謝山作 》 —— [ 清 ] 厲鶚
- 《 雪後同耕民汎舟北郭游一僧舍頗盡幽趣 》 —— [ 清 ] 厲鶚
- 《 曉望 》 —— [ 清 ] 厲鶚
- 《 折桂令 十首 其十 楊妃病齒延淸齋分賦 》 —— [ 清 ] 厲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