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王至道

乾坤萍宅水,日月蟻旋磨。 百年能幾何,經眼飛隼過。 志士多苦心,共惜分陰趖。 功名上竹帛,千百中幾個。 豈堪懷宴坐,偪仄就庸懦。 王郎荊楚秀,俊氣傾四坐。 屹如飽霜鷹,遠意不受挫。 公家老先生,才高膽力大。 生平持正論,終不懲寡和。 延留住江閣,屢見月鏡破。 不將恩奪義,朝夕勤磨磋。 已見器識全,致遠誰能奈。 正如舟楫具,風便即轉柂。 要當度帆力,勢緊須少挆。 行收利涉功,舉酒輒先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乾坤萍宅水
    • 乾坤:指天地。
    • 萍宅水:浮萍以水爲家,這裏形容天地間如同浮萍在水中般渺小。
  • 日月蟻旋磨
    • 蟻旋磨:螞蟻繞着磨盤轉,比喻日月如螞蟻繞磨般循環往復,時光流轉不停。
  • 分陰趖(suō)
    • 分陰:一分一秒的光陰。
    • :移動、流逝。
  • 竹帛:古代用來書寫的竹簡和白絹,代指史書。
  • 宴坐:安坐、閒坐。這裏指安逸閒適的生活。
  • 偪仄:同「逼仄」,狹窄、侷促。形容困於某種境地。
  • 俊氣傾四坐:俊逸的氣質讓在座的人都爲之傾倒。
  • :高聳、直立的樣子。
  • 飽霜鷹:經歷過霜寒的鷹,比喻歷經艱難仍意志堅定的人。
  • 公家老先生:這裏指長輩、前輩。
  • 不懲寡和:不因爲附和的人少而改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懲,因……而受戒;寡和,應和者少。
  • 月鏡破:月亮缺了又圓,形容時間的流逝。月鏡指月亮。
  • 磨磋:切磋、研磨,指學問、品德方面的互相研討、學習。
  • 器識:才能與見識。
  • 柂(duò):同 「舵」,船舵。
  • 挆(duǒ):躲避、退縮。

翻譯

天地之間就像浮萍安身於水,日月猶如螞蟻繞着磨盤旋轉不停。人生百年能有多久呢,時光如飛隼般一閃而過。有志之士大多心懷苦心,都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光陰的流逝。想要在歷史上留下功名的人千千萬萬,可真正能實現的又有幾個?怎麼能安於閒適的生活,侷促地困在平庸怯懦的境地呢?王郎你是荊楚大地的優秀人才,俊逸的氣質讓四座之人都爲之傾倒。你就像那經歷霜寒的雄鷹,志向高遠,從不因挫折而退縮。你的前輩才高膽魄大,一生秉持公正的言論,即使附和的人少也從不改變。我請你留在江邊樓閣,多次看到月亮缺了又圓,時光流逝。我不會因爲私情而改變大義,會與你朝夕切磋學問品德。如今已經看到你才能見識皆全,有遠大的發展前景,誰又能阻擋呢?就像船已經備好了船槳船舵,只等風來就能轉動船舵出發。要衡量自己的力量和前程,遇到局勢緊急的時候也不可輕易退縮。你將來一定能成就順利渡河的大功業,我能做的便是舉起酒杯提前爲你慶賀。

賞析

這首《贈王至道》是劉才邵贈予王至道的詩作,情感真摯,富含勸學與期許之意。開篇以「乾坤萍宅水,日月蟻旋磨」這樣宏大又形象的比喻,描繪出天地間萬物的渺小和時光的匆匆,營造出一種時光易逝的緊迫感,爲後文勸人珍惜光陰做鋪墊。

「百年能幾何,經眼飛隼過」進一步強化了時光短暫的感慨。 「志士多苦心,共惜分陰趖」明確點出志士珍惜光陰的苦心,強調時光的寶貴應當被愛惜。在功名難就的闡述上,詩人說「功名上竹帛,千百中幾個」 ,以現實的冷峻提醒不要沉溺於無所作爲。隨後引出誇讚王至道的句子,「王郎荊楚秀,俊氣傾四坐」凸顯他的出衆才華和不凡氣質,「屹如飽霜鷹,遠意不受挫」將他比作飽經霜寒卻志向遠大、鬥志昂揚的雄鷹,塑造出一個堅毅不屈的青年形象。

詩中還提到王至道的前輩,「公家老先生,才高膽力大。生平持正論,終不懲寡和」讚揚前輩才德兼備、堅守正道的品質,意在表明榜樣的力量。「延留住江閣,屢見月鏡破」暗示兩人相處時日已久,感情深厚,「不將恩奪義,朝夕勤磨磋」描繪出兩人在學問品德上相互切磋、追求進步的畫面。

最後以「正如舟楫具,風便即轉柂。要當度帆力,勢緊須少挆。行收利涉功,舉酒輒先賀」爲祝願之詞,用巧妙的比喻形象地表達對王至道未來功成名就的美好展望,鼓勵他審時度勢、勇往直前。整首詩結構嚴謹,情感真摯,敘事、抒情、勸學巧妙融合,用詞精準且比喻生動形象,讓整首詩既有深刻思想內涵又極具藝術感染力。

劉才邵

宋吉州廬陵人,字美中,號杉溪居士。徽宗大觀三年上舍及第,宣和二年中宏詞科。高宗時累遷中書舍人,兼權直學士院。以帝稱其能文,爲時宰所忌,出知漳州,於城東開十四渠,溉田數千畝。官至工部侍郎、權吏部尚書。有《杉溪居士集》。 ► 2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