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驚夏

· 劉弇
牡丹才過石榴開,歲月驚人老易催。 一面紅顏春遞去,滿簪華髮夏催來。 蠅頭利祿徒勞耳,麟閣功名大晚哉。 不必更增川上嘆,及時行樂且銜杯。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劉弇(yǎn):北宋詩人。
  • **歲月驚人老易催:**指歲月匆匆,不知不覺中容易使人衰老。
  • **紅顏:**指年輕人紅潤的容顏。
  • **遞去:**漸漸離去。
  • **華髮:**白髮。
  • **蠅頭利祿:**比喻非常微小的利益。蠅頭,形容微小。利祿,指功名利祿。
  • **麟閣功名:**麟閣是漢代存放功臣畫像的地方 ,後世用「麟閣功名」指建立功勳,獲得很高的功名。這裏說「大晚哉」表示感嘆獲取這樣的功名太晚。
  • **川上嘆:**出自《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表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 **銜杯:**喝酒。

翻譯

牡丹剛剛凋謝石榴花便盛開了,歲月匆匆令人驚歎,人很容易就被催老了。青春紅潤的容顏隨着春天漸漸離去,滿頭的白髮在夏日裏如期而來。那如同蠅頭般微小的功名利祿,只是白白地使人勞累罷了,就算是像在麟閣上留名那樣的大功名,等到獲得也太晚了。不必再增添像孔子在河邊那樣對時光流逝的感嘆,還是趁着時機及時享受快樂,拿起酒杯暢飲美酒吧。

賞析

這首詩以時光流逝爲主題,描繪了詩人對歲月易老、功名難就的感慨,進而表達出及時行樂的思想。開篇用牡丹與石榴花的交替,形象表現季節更迭,引出歲月催人的感慨。頷聯將紅顏與華髮形成鮮明對比,突出時光對人外貌的改變,強調衰老來得迅速。頸聯直白地批判了追逐蠅頭小利的徒勞,同時感慨像麟閣留名般的遠大功名獲取太晚,反映出詩人對功利之心的思考。尾聯則表明不必徒然感傷時光,直接點出及時行樂、飲酒作樂的生活態度。整首詩情感真摯,通過自然現象與人生感悟交融,傳達出對人生的獨特思考,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啓示意義。

劉弇

劉弇

宋吉州安福人,字偉明。神宗元豐二年進士。授海門簿。遷知峨眉縣。繼中博學弘詞科,改太學博士。哲宗元符中進《南郊大禮賦》,除祕書省正字。徽宗時改著作佐郎、實錄院檢討官。文章極爲周必大推重。有《龍雲集》。 ► 4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