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琳老聞出赴供

· 毛滂
賓頭應供未還家,聊借僧窗自點茶。 此意不須相見說,已知秋色付蘋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賓頭:指賓頭盧,羅漢名。這裏代指琳老和尚。
  • 應供:佛教用語。謂受信衆禮拜供養。指僧人出門接受信衆的齋供等。
  • 蘋(pín)花:蘋草的花。蘋是多年生水生蕨類植物。

翻譯

琳老和尚出門去接受供養還沒有回到寺裏,我暫且藉着僧房的窗戶下自己泡茶品茗。我(來訪而不見僧)此刻的心意無需等與他相見後再說,因爲我已然知道,那秋日的種種景緻已經託付給了蘋草的花兒。

賞析

這首詩營造出一種清幽、閒適又略帶禪意的氛圍。首句點明來訪琳老卻遇其外出應供未歸的情況,爲全詩定下一種略有些悵然的基調。「聊借僧窗自點茶」,描繪出詩人並未因主人不在而離開,反而在僧窗之下悠然自處地煮茶品茗的畫面,體現出一種對獨處時光的享受以及對這清幽環境的融入。

後兩句是點睛之筆,「此意不須相見說」,展現出詩人內心的通達與淡定,自己內心的思緒即便不與琳老當面訴說也無妨。「已知秋色付蘋花」一句,意境深遠,將自身的心境和感悟與秋天的景緻和蘋花聯繫在一起 。秋日寧靜悠遠,蘋花在秋風中寂靜開放,暗示着一種對自然、對生活的領悟,也隱隱流露出一種超脫塵世的禪意,寄情於景,韻味悠長,讓人感受到詩人內心的空靈與對自然萬物的深刻感知。

毛滂

毛滂,字澤民,號東堂,衢州江山石門(今屬浙江江山市)人,北宋知名詞人。著有《東堂集》、《東堂詞》傳世。其詞受蘇軾、柳永影響,清圓明潤,別樹一格,無穠豔詞語,自然深摯、秀雅飄逸,對陳與義、朱敦儒、姜白石、張炎等人皆有影響。 ► 4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