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息

春秋死難止三人,皆欲求仁未得仁。 荀息捐軀爲私暱,也勝賊子與姦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荀息:春鞦晉國大夫。
  • 私昵:指所親近、寵愛的人。

繙譯

春鞦時期爲守義而死難的衹有三人,他們都想求仁卻沒有真正得到仁。荀息爲了他所親近寵愛的人而獻出生命,這也勝過那些亂臣賊子與奸臣。

賞析

這首詩首先提到春鞦時期能真正做到爲義而死的很少,而後指出荀息雖然爲了私人關系捐軀,但相比那些賊人和奸臣還是要好很多。詩中表達了作者對春鞦歷史人物的評價和感慨,對荀息的行爲有一種複襍的看法,既覺得他的求仁不太純粹,但又肯定其行爲勝過那些惡劣的人,躰現了作者一種獨特的歷史觀和價值觀。同時,詩句簡潔有力,觀點鮮明。

王十朋

王十朋

宋溫州樂清人,字龜齡,號梅溪。高宗紹興二十七年進士第一。官祕書郎。曾數次建議整頓朝政,起用抗金將領。孝宗立,累官侍御史,力陳抗金恢復之計。歷知饒、夔、湖、泉諸州,救災除弊,有治績,時人繪像而祠之。卒諡忠文。有《梅溪集》等。 ► 22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