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介
八年困名場,萬里有慈親。
吟變閩越聲,衣有京洛塵。
况復久相依,知子文行淳。
不能致一第,虛作金鑾臣。
昔予貶商洛,相送遠涉溱。
今予謫滁上,語別清淮濱。
途窮與道喪,詎免同沾巾。
拼音

王禹偁
宋濟州鉅野(今山東省菏澤市鉅野縣)人,字元之。出身淸寒,世代務農。從小發憤求學,五歳能詩。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西元九八三年)進士,授成武縣主簿,嘗於《吾志》詩抒志云:「吾生非不辰,吾志復不卑,致君望堯舜,學業根孔姬。」雍熙元年(西元九八四年),遷知長洲縣。端拱元年(西元九八八年)召入京應中書試,擢右拾遺、直史館,旋以《端拱箴》諫皇宮之奢。次年遷知制誥。淳化二年(西元九九一年),爲徐騎省辨誣,貶商州(今陝西商縣)團練副使。淳化五年(西元九九三年),再知制誥。至道元年(西元九九五年)兼翰林學士、知審官院兼通進銀臺封駁司,坐謗訕罷知滁州,未幾改揚州。宋眞宗卽位,上疎言加強邊防、減冗兵冗吏、嚴格選舉、沙汰僧尼、謹防小人得勢等五事。復知制誥。咸平元年(西元九九八年)預修《太祖實録》,以直筆犯諱,降知黄州(今湖北黃岡),故世稱「王黃州」。謫黃州時,以駢散相間之《黃州新建小竹樓記》抒達觀曠逸之胸懷。咸平四年(西元一〇〇三年)移知蘄州,未逾月而卒,年四十八。爲人剛直,在官以敢言直諫稱,嘗誓言要「兼磨斷佞劍,擬樹直言旗」。王黃州爲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工詩文,詩風樸素,散文平易,多反映社會現實。主詩學杜少陵、白樂天,文學韓昌黎、柳子厚。歐陽文忠甚慕王黃州,在滁州時瞻仰其畫像,又作《書王元之畫像側》。蘇東坡撰《王元之畫像贊並序》稱以「以雄風直道獨立當世」,「耿然如秋霜夏日,不可狎玩」。有《小畜集》三十巻、《小畜外集》二十巻(今殘存巻六至巻十三等八巻)、《五代史闕文》。《宋史·巻二百九十三·王禹偁傳》。
► 673篇诗文
王禹偁的其他作品
- 《 將巡堤堰先寄高郵蔣知軍 》 —— [ 宋 ] 王禹偁
- 《 赴長洲縣作 其五 》 —— [ 宋 ] 王禹偁
- 《 滎陽懷古 》 —— [ 宋 ] 王禹偁
- 《 次韻許推官行縣道中紀事 》 —— [ 宋 ] 王禹偁
- 《 朗上人見訪復謁不遇留刺而還有詩見謝依韻和答 》 —— [ 宋 ] 王禹偁
- 《 頃年謫宦解樑收得令狐補闕毛詩音義其本乃會昌三年所寫數行殘缺後人添之其筆跡乃工部畢侍郎所補也昨因問之乃 》 —— [ 宋 ] 王禹偁
- 《 句 其一 》 —— [ 宋 ] 王禹偁
- 《 仲咸以予編成商於唱和集以二十韻詩相贈依韻和之 》 —— [ 宋 ] 王禹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