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咸因春遊商山下得三怪石輦致郡齋甚有幽趣序其始末題六十韻見示依韻和之

詠盡千峰雪,吟行六里春。 布多成暇政,方稱好閑身。 物得商山下,形如震澤根。 初期穀城叟,乍遇魏榆神。 固異它山石,還同似玉珉。 繞看猶汩沒,斲見漸輪囷。 草擁才抽甲,煙封幾得辛。 綠藏苔漠漠,青亂葉蓁蓁。 蛟蜃渾疑活,琳琅勢逼真。 杖敲清有韻,衣拂瑩無塵。 起似生徐甲,扶如醉伯倫。 知吾憐磊落,移爾出荒榛。 留滯誠爲久,遭逢蓋有因。 勝携墮鵲印,喜過駭鷄玲。 齊列幽齋畔,休藏古澗濱。 未邀耽酒客,先對抱琴人。 带蘚形雖瘦,穿交氣已振。 自非懷峭絕,安得免沉淪。 月影無雲夕,煙姿有雪辰。 參差光互動,高下勢相均。 接待同嘉士,搜求等雋民。 蒼茫勞拂拭,感遇似陶鈞。 撫惜情如舊,裝添景自新。 窗風聲淅淅,簷鳥語欣欣。 映合移紅藥,遮須翦綠筠。 使君安置後,勾我往來頻。 捫摸閑垂袖,偎挨醉脫巾。 海山低岌嶪,華岳小嶙峋。 鷺毳瑩如霰,蝸涎曳似銀。 峰巒輕菡萏,雕琢笑麒麟。 雨霽嵐光滴,春晴黛點勻。 鼎分聊自得,芝秀好相親。 宋隕知難及,秦鞭似弗仁。 無瑕收作寶,不速敬如賓。 仙掌憐應拔,山眉妬亦嚬。 罅開青虎眼,痕駮黑虬鱗。 怪隠深難測,神驅恐不遵。 倚多凉透骨,卧近冷侵茵。 蹙縮迴蛇尾,谽谺齚獸脣。 雲孤堪結伴,松老合爲鄰。 對恥風標俗,題愁格力貧。 玉堆深媿白,黛潑不如彬。 埋去甘長往,移來忽併伸。 露噴秋洗髮,雲觸曉生津。 清越時堪叩,嵌崆永不磷。 似龍兼易擾,如虎豈難馴。 夜檻含星彩,晴軒爍日輪。 三人鐺脚看,一盞甕頭醇。 羅殺迎潮怒,干將插土皴。 沉沉吁可怪,瑟瑟比難臻。 鬭瑩寧饒璧,爭年不讓椿。 閑書堪試筆,醉坐好垂綸。 何啻爲三友,還應直萬緡。 貪看棋錯路,競愛酒忘巡。 利若刀懸蜀,危於閣聳陳。 一拳終太小,五色却非純。 有泐應難待,無言詎可詢。 摩挲誇玉立,圍繞似環循。 爲匠雖非郢,吟詩莫謂秦。 須容一株上,題著舊詞臣。
拼音
王禹偁

王禹偁

宋濟州鉅野(今山東省菏澤市鉅野縣)人,字元之。出身淸寒,世代務農。從小發憤求學,五歳能詩。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西元九八三年)進士,授成武縣主簿,嘗於《吾志》詩抒志云:「吾生非不辰,吾志復不卑,致君望堯舜,學業根孔姬。」雍熙元年(西元九八四年),遷知長洲縣。端拱元年(西元九八八年)召入京應中書試,擢右拾遺、直史館,旋以《端拱箴》諫皇宮之奢。次年遷知制誥。淳化二年(西元九九一年),爲徐騎省辨誣,貶商州(今陝西商縣)團練副使。淳化五年(西元九九三年),再知制誥。至道元年(西元九九五年)兼翰林學士、知審官院兼通進銀臺封駁司,坐謗訕罷知滁州,未幾改揚州。宋眞宗卽位,上疎言加強邊防、減冗兵冗吏、嚴格選舉、沙汰僧尼、謹防小人得勢等五事。復知制誥。咸平元年(西元九九八年)預修《太祖實録》,以直筆犯諱,降知黄州(今湖北黃岡),故世稱「王黃州」。謫黃州時,以駢散相間之《黃州新建小竹樓記》抒達觀曠逸之胸懷。咸平四年(西元一〇〇三年)移知蘄州,未逾月而卒,年四十八。爲人剛直,在官以敢言直諫稱,嘗誓言要「兼磨斷佞劍,擬樹直言旗」。王黃州爲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工詩文,詩風樸素,散文平易,多反映社會現實。主詩學杜少陵、白樂天,文學韓昌黎、柳子厚。歐陽文忠甚慕王黃州,在滁州時瞻仰其畫像,又作《書王元之畫像側》。蘇東坡撰《王元之畫像贊並序》稱以「以雄風直道獨立當世」,「耿然如秋霜夏日,不可狎玩」。有《小畜集》三十巻、《小畜外集》二十巻(今殘存巻六至巻十三等八巻)、《五代史闕文》。《宋史·巻二百九十三·王禹偁傳》。 ► 6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