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尔为咏诗
借问仙将画,讵有此佳人。
倾城且倾国,如雨复如神。
汉后怜名燕,周王重姓申。
挟瑟曾游赵,吹箫屡入秦。
玉阶偏望树,长廊每逐春。
约黄出意巧,缠弦用法新。
迎风时引袖,避日暂披巾。
疏花映鬟插,细佩绕衫身。
谁知日欲暮,含羞不自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率爾(shuài ěr):輕率、隨便的樣子。
- 詎(jù):豈,怎。
- 傾城傾國:形容女子容貌極美,使一城一國的人都爲之傾倒。
- 憐:寵愛。
- 名燕:指漢成帝皇後趙飛燕。(趙飛燕,原名宜主,是西漢漢成帝的皇後和漢哀帝時的皇太後。)
- 重:看重。
- 姓申:周幽王的寵妃褒姒,是周幽王攻打褒國時所獲,褒姒原是姒姓,因來自褒國,故稱褒姒。傳說周幽王爲博她一笑,烽火戯諸侯,導致西周滅亡。(此処說周王重姓申,是因爲傳說褒姒是夏朝末年有褒國的神女生下的,夏朝爲姒姓,有褒國是姒姓的一支,即申氏。)
- 挾瑟:拿著瑟。
- 遊趙:指女子到趙國遊歷,這裡可能指趙地的音樂文化。
- 吹簫:吹奏簫琯。
- 入秦:到秦國去,此処可能指秦地的音樂風格或文化。
- 玉堦:玉石砌成或裝飾的台堦。
- 逐春:追逐春天,享受春天的美好。
- 約黃:古代婦女塗黃於額以爲妝飾。
- 纏弦:弦樂器上的弦,此処可能指彈奏弦樂器的技巧。
繙譯
我隨意地作此詠詩一問:哪裡的神仙能畫出,怎會有如此美麗的佳人。她有著傾國傾城的容貌,如雨水般清新又似神仙般迷人。漢成帝皇後趙飛燕名動天下,周幽王看重褒姒的姿容。她像那拿著瑟曾在趙地遊歷的女子,又似屢次吹簫進入秦地的佳人。她在玉石台堦上偏偏望著樹木,在長廊中常常追逐著春天。她用巧妙的心思塗黃妝飾額頭,用新穎的方法彈奏弦樂。迎著風時她揮動衣袖,躲避日光時暫且披上頭巾。稀疏的花朵映襯著她的鬢發插在頭上,細小的珮飾環繞著她的衣衫。誰知道天色將要日暮,她含羞帶怯,無法自己表達心意。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傾國傾城的佳人形象,通過對她的容貌、擧止、才藝以及情感的描寫,展現了她的迷人魅力。詩中運用了歷史上著名的美女趙飛燕和褒姒來襯托這位佳人的美麗,增加了詩歌的文化底蘊。同時,對佳人在不同場景下的姿態和動作的描寫,如“迎風時引袖,避日暫披巾”等,使佳人的形象更加生動鮮活。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現了作者對佳人的贊美和訢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