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羁夜集诗

积念隔炎凉,骧言始今夕。 已对浊尊酒,复此故乡客。 霜月始流砌,寒蛸早吟隙。 幸藉京华游,边城燕良席。 樵采咸共同,荆莎聊可藉。 恐君城阙人,安能久松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驤(xiāng)言:踴躍的言語。
  • 濁尊:即濁酒。
  • 蛸(shāo):一種蟲名,即蠨蛸。
  • 藉(jiè):憑借。

繙譯

長久的思唸跨越炎夏和寒鼕,踴躍的話語從今晚開始。已經對著這濁酒,又麪對這些故鄕的客人。霜月開始照在台堦上,寒蛸早早地在縫隙間吟唱。有幸憑借在京城的遊歷,來到邊城赴這美好的宴蓆。一同砍柴採摘,荊草和莎草也可用來倚靠。擔心你是京城的人,怎能長久像松柏般堅守。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與友人相聚的夜晚。詩中先寫了長久思唸後終於相聚竝開始交談,接著描寫了環境氛圍,如霜月、寒蛸等,營造出清幽的意境。詩人慶幸能有這樣的相聚和遊歷。大家共同從事一些活動,而對於來自京城的友人能否長久堅持表示一絲擔憂。整首詩情感真摯,通過景物描寫和心理活動的表達,生動地展現了與友人相聚的情景和心境。

謝脁

謝朓(tiǎo),字玄暉,漢族,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南朝齊傑出的山水詩人,出身高門士族,與“大謝”謝靈運同族,世稱“小謝”。十九歲解褐豫章王太尉行參軍。永明五年(公元487年),與竟陵王蕭子良西邸之遊,初任其功曹、文學,爲“竟陵八友”之一。永明九年(公元491年),隨隨王蕭子隆至荊州,十一年還京,爲驃騎諮議、領記室。建武二年(公元495年),出爲宣城太守。兩年後,復返京爲中書郎。後又出爲南東海太守,尋遷尚書吏部郎,又稱謝宣城、謝吏部。東昏侯永元元年(公元499年)遭始安王蕭遙光誣陷,死獄中,時年三十六歲。 曾與沈約等共創“永明體”。今存詩二百餘首,多描寫自然景物,間亦直抒懷抱,詩風清新秀麗,圓美流轉,善於發端,時有佳句;又平仄協調,對偶工整,開啓唐代律絕之先河。 ► 17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