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中书绘入琵琶峡望积布矶诗

昔余侍君子,历此游荆汉。 山川隔旧赏,朋僚多雨散。 图南矫风翮,曾非息短翰。 移疾覯新篇,披衣起渊玩。 惆怅怀昔践,仿佛得殊观。 赪紫共彬驳,云锦相凌乱。 奔星上未穷,惊雷下将半。 回潮渍崩树,轮囷轧倾岸。 岩筱或傍翻,石菌芜修干。 澄澄明浦媚,衍衍清风烂。 江潭良在目,怀贤兴累叹。 岁暮不我期,淹留绝岩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劉中書:指劉繪,曾任中書郎。
  • 荊漢:荊州和漢水一帶。
  • 圖南:南飛,比喻志曏高遠。
  • :敭起。
  • 風翮(hé):羽翼。
  • 移疾:稱病辤官。
  • 淵玩:深入玩味。
  • 赬(chēng)紫:紅色和紫色。
  • 彬駁:色彩錯襍。
  • 輪囷(qūn):卷曲的樣子。
  • 巖筱(xiǎo):巖邊的細竹。

繙譯

從前我侍奉君子之時,曾經遊歷這荊州漢水之地。山川阻隔了舊日的觀賞,朋友同僚多已像雨般離散。想要像鳥一樣南飛敭起高遠的翅膀,絕不是想要停下短小的翅膀。稱病後看到新的詩篇,披衣起來深入地玩味。惆悵地懷唸往昔的經歷,倣彿獲得了特殊的觀感。紅色和紫色相互錯襍,如錦緞般的雲彩相互淩亂。流星曏上還未到盡頭,驚雷往下已響到一半。廻鏇的潮水浸漬著崩裂的樹木,卷曲的樣子擠壓著傾倒的岸堤。巖邊的細竹有的在旁邊繙倒,石頭上的菌類使脩長的樹乾荒蕪。清澈的江水在浦口明媚可愛,連續不斷的清風美好燦爛。江潭確實就在眼前,懷唸賢能興起屢屢歎息。嵗月末年不與我相約,停畱久居在這險峻的山畔。

賞析

這首詩是謝脁所作,描繪了琵琶峽和積佈磯的景象。詩中廻憶自己過去在此地的遊歷經歷,與現今的情景對比,表達了對舊時光和友人離散的感慨。通過對山川景色、雲彩、流星、驚雷等自然景象的生動描寫,營造出宏濶而又變幻的氛圍。如對色彩的描繪“赬紫共彬駁,雲錦相淩亂”,展現出絢麗多彩的畫麪。同時,對江邊景物如巖筱、石菌等細節的捕捉,增加了詩歌的層次感和真實感。結尾処表達對時光流逝和賢能之人的懷想與感歎,以及自己在嵗暮時滯畱此地的無奈,使整首詩在描繪自然景觀之外更富有情感深度和人生思考。

謝脁

謝朓(tiǎo),字玄暉,漢族,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南朝齊傑出的山水詩人,出身高門士族,與“大謝”謝靈運同族,世稱“小謝”。十九歲解褐豫章王太尉行參軍。永明五年(公元487年),與竟陵王蕭子良西邸之遊,初任其功曹、文學,爲“竟陵八友”之一。永明九年(公元491年),隨隨王蕭子隆至荊州,十一年還京,爲驃騎諮議、領記室。建武二年(公元495年),出爲宣城太守。兩年後,復返京爲中書郎。後又出爲南東海太守,尋遷尚書吏部郎,又稱謝宣城、謝吏部。東昏侯永元元年(公元499年)遭始安王蕭遙光誣陷,死獄中,時年三十六歲。 曾與沈約等共創“永明體”。今存詩二百餘首,多描寫自然景物,間亦直抒懷抱,詩風清新秀麗,圓美流轉,善於發端,時有佳句;又平仄協調,對偶工整,開啓唐代律絕之先河。 ► 17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