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貞女詩
既仕而殉難,此乃士之常。
既嫁而殉節,此乃婦之常。
偉哉張貞女,晰義於毫芒。
一言諧秦晉,生死為楊郎。
何必車百兩,何必繻千箱。
何必合巹爵,何必共笙簧。
矢志在同穴,盟言不可忘。
聞訃痛欲絶,對媪洗紅粧。
相從于地下,形化骨猶香。
祖媪再勸慰,爾何太匆忙。
生亦可守節,何必遽殞亡。
女言若不死,許我往奔喪。
否則必决絶,勿用徒憂傷。
媪與伊父謀,是女性德剛。
不如且從之,徐與議權量。
女乃至墓側,衰服哭悽愴。
哀感動路人,天地為激昻。
以手抉其墓,遂欲共幽藏。
祖媪垂涕泗,爾死我亦戕。
女言依我語,易髻拜姑嫜。
娣姒及傔從,私語共徬徨。
自古豈有此,無乃罹于殃。
女言我意定,廟見歸其房。
入厨作羮餈,上堂供稻粱。
楊呼為冢婦,嘆息此姬姜。
居諸倐數月,蟲語變蛩螿。
祖媪從容語,大義亦允臧。
宜圖氷上語,鸞鳯共翺翔。
華鈿耀寶釧,明珠綴兩璫。
流蘇垂錦繡,交頸許鴛鴦。
車馬如流水,兒女必成行。
女言此何語,人生亦有良。
百年瞬息耳,終歸於北邙。
㓜讀列女傳,仰止如堂皇。
耿耿鐵石心,寸寸斷柔腸。
隨俗雖可悦,豈不負義方。
毁容碎珍衣,漸至減水漿。
絶粒以待斃,附葬藁砧傍。
作傳者李子,叙次頗贍詳。
余㓜聞此事,愧乏瓊瑰章。
兹讀南亭志,瓣香為表揚。
古之貞女多,如此實難當。
士而若此者,古惟有首陽。
西山采薇食,千古共頡頏。
寄語衿帨人,彤管有芬芳。
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