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张子房庙诗
註釋
- 王風哀以思:「王風」,指東周王城洛邑一帶的樂調、詩篇,這裏借指周朝的政治風俗。「哀以思」,哀傷而又憂思。
- 周道蕩無章:「周道」,周王朝的治國之道。「蕩無章」,紊亂沒有章法。
- 卜洛易隆替:「卜洛」,周成王時占卜選洛陽爲建都之地,這裏泛指國家建都。「易」,改變。「隆替」,興衰。
- 興亂罔不亡:「罔不」,無不。指國家無論興起還是混亂,最終都沒有不滅亡的。
- 力政吞九鼎:「力政」,暴力爲政。「九鼎」,象徵國家政權的傳國之寶,代表天下,這裏指以武力吞併天下。
- 苛慝(tè)暴三殤:「苛慝」,苛刻殘暴的政令。「三殤」,這裏泛指百姓。意思是殘暴的政令使百姓受到傷害。
- 息肩纏民思:「息肩」,指擺脫疾苦。百姓一直期望擺脫苦難。
- 靈鑑集朱光:「靈鑑」,神靈的照察。「朱光」,這裏指天命、祥瑞。
- 伊人感代工:「伊人」,這人,指張良。「感代工」,感於上天的使命輔助帝王。
- 聿(yù)來扶興王:「聿」,語助詞。前來輔助興起的帝王。
- 婉婉幕中畫:「婉婉」,形容謀劃美好周密。在幕府中出謀劃策十分精妙。
- 輝輝天業昌:「輝輝」,光輝燦爛的樣子。使得帝王的大業昌盛輝煌。
- 鴻門銷薄蝕:「薄蝕」,比喻危害漢業的勢力。指在鴻門宴上張良消除了劉邦面臨的危機。
- 垓下隕欃(chán)槍:「欃槍」,星名,古人認爲是不祥之星,指代項羽。指垓下之戰讓項羽覆滅。
- 爵仇建蕭宰:封與自己有仇的人爵位,推薦蕭何做宰相。
- 定都護儲皇:確定都城,保護太子地位。
- 肇允契幽叟:「肇允」,果然。「契」,投合。「幽叟」,指黃石公。張良果然與黃石公心意相投。
- 翻飛指帝鄉:「翻飛」,形容張良功業告成後輕鬆超脫的狀態。指向仙鄉,傳說張良晚年學道求仙 。
- 惠心奮千祀:「惠心」,美好的心意。張良美好的品德能夠千年振奮人心。
- 清埃播無疆:他的美名播散沒有邊際。
- 神武睦三正:「神武」,指帝王英明威武,這裏指劉邦。「三正」,曆法周正、天正、人正。這裏指天下。意思是英明威武的劉邦使天下和睦。
- 裁成被八荒:「裁成」,實現、成就。「八荒」,八方荒遠之地。指劉邦的恩澤覆蓋天下。
- 明兩燭河陰:「明兩」,比喻帝王、太子。「燭」,照耀。「河陰」,山河的南面。指帝王的光輝照耀大地。
- 慶霄薄汾陽:「慶霄」,吉祥的雲氣。「薄」,接近。吉祥的雲氣接近於汾陽上空 。
- 鑾旌歷頹寢:「鑾旌」,天子出行的儀仗旗幟。 「頹寢」,破舊的祠廟。天子的儀仗經過張良的破舊祠廟。
- 飾像薦嘉嘗:修復張良的塑像,獻上美好的祭品。
- 聖心豈徒甄:「聖心」,天子之心。「甄」,表彰。天子的心意難道僅僅是爲了表彰嗎。
- 惟德在無忘:只是爲了不忘張良的德行。
- 逝者如可作:「作」,起。死去的人如果能夠復生。
- 揆(kuí)子慕周行:考察張良你一定向往古代賢人的品行。
- 濟注屬車士:衆多隨從車駕的人。
- 粲粲翰墨場:在文章辭賦方面很出衆。
- 瞽夫違盛觀:「瞽(gǔ)夫」,盲人。這裏是作者自謙。自己錯過了這樣盛大的典禮。
- 竦踊企一方:踮起腳尖向遠方張望。
- 四達雖平直:道路雖然四通八達很平坦。
- 蹇(jiǎn)步愧無良:「蹇步」,步履艱難。自己腳步艱難自愧沒有才能。
- 餐和忘微遠:安於和諧的境遇,忘記了路途的遙遠。
- 延首詠太康:伸長脖子吟詠天下太平安樂的景象。
翻譯
周朝的風俗哀傷而充滿憂思,治國之道紊亂毫無章法。建都之地的興衰變換不斷,國家無論興盛還是混亂終將走向滅亡。暴力治國者妄圖吞併天下,苛刻殘暴的政令讓百姓深受其害。百姓殷切盼望着擺脫疾苦,上天神靈洞察降下祥瑞。張良感於上天使命輔助帝王,前來助力興起的劉邦成就大業。他在幕府中精心謀劃,讓帝王的大業光輝昌盛。鴻門宴上消除了劉邦的危機,垓下之戰使項羽走向覆滅。他建議封仇人爲爵舉薦蕭何爲相,確定都城並保護太子。果然與黃石公心意相投,功成後超脫地指向仙鄉。他的美好品德歷經千年依然振奮人心,美名播散無窮無盡。英明威武的劉邦使天下和睦,他的恩澤覆蓋八方荒遠之地。帝王的光輝照耀在山河大地,吉祥的雲氣縈繞在汾陽上空。天子儀仗走過張良破舊的祠廟,人們修復他的塑像獻上祭品。天子的心意並非僅僅表彰他,而是爲了不忘他的大德。死去的人倘若能夠復生,想來張良定是嚮往古代賢人的高尚品行。衆多隨從車駕的人都很出衆,他們在文章辭賦上才華橫溢。我這笨拙之人錯過如此盛大典禮,只能在遠方踮腳張望。道路雖然又平又直暢通無阻,可我腳步蹣跚自愧沒有良才。安於和諧忘記路途遙遠,伸長脖子詠唱太平盛世。
賞析
這首詩是南朝宋文學家謝瞻憑弔張子房廟之作。開篇詩人描繪了周朝的興衰更替,展現出歷史的動盪無常,爲下文引出張良做鋪墊。接着,詩中重點描述了張良的卓越功績,如鴻門宴智退危機、垓下之戰助力滅楚、封仇舉賢、定都護儲等一系列事蹟,生動地塑造了一個足智多謀、功成身退的謀士形象。詩中對劉邦也有所着墨,歌頌了劉邦的英明神武以及他建立的偉大帝業。同時,詩人將張良的品德與影響進行了昇華,稱其美好的心意能夠千年振奮人心,美名傳播無疆。
從藝術表現上來看,全詩用詞華美,善於運用典故,如「卜洛」「九鼎」「三殤」 「鴻門」「垓下」「爵仇建蕭宰」等,讓詩作內容豐富,富有歷史底蘊。詩人在描述歷史事件和人物時,節奏抑揚頓挫,情感真摯深沉,既表達了對張良的崇敬之情,也抒發了自己對歷史變遷和賢才功業的諸多感慨。詩的結尾處,作者以自己的自謙之詞和對太平盛世的詠歎,給全詩帶上了一層深沉的抒情氛圍。整首詩展現出雄渾壯闊、意韻悠長的藝術風貌,是一首借古抒懷的佳作。
謝瞻
謝瞻的其他作品
- 《 於安城答灵运诗 其五 》 —— [ 南北朝 ] 謝瞻
- 《 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 》 —— [ 南北朝 ] 謝瞻
- 《 於安城答灵运诗 其四 》 —— [ 南北朝 ] 謝瞻
- 《 於安城答灵运诗 其一 》 —— [ 南北朝 ] 謝瞻
- 《 於安城答灵运诗 其二 》 —— [ 南北朝 ] 謝瞻
- 《 王抚军庾西阳集别时为豫章太守庾被徵还东诗 》 —— [ 南北朝 ] 謝瞻
- 《 答康樂秋霽詩 》 —— [ 南北朝 ] 謝瞻
- 《 於安城答灵运诗 其三 》 —— [ 南北朝 ] 謝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