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秋興八首 其五 悲常山

死節常山顔杲卿,明皇昔日不知名。 漁陽鼙皷聲何急,妃子霓裳曲已驚。 忠義昭昭千古烈,繁華灼灼片時榮。 寳臣叛逆何功徳,踣斷豐碑襍蔓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顔杲(gǎo)卿:字昕,唐朝中期名臣。
  • 漁陽鼙(pí)鼓:指安祿山的叛軍。鼙鼓,古代軍中所用的一種小鼓。
  • 寶臣:指安祿山。

繙譯

堅守節操死於常山的顔杲卿,唐明皇過去都不知道他的名字。漁陽叛亂的鼙鼓聲是那麽急促,楊貴妃的霓裳舞曲已然讓人喫驚。忠義的光煇昭顯迺千古剛烈,繁華興盛如同花朵絢爛卻衹是一時的榮光。安祿山這叛逆之人有什麽功德,那斷裂的豐碑被襍亂的蔓生荊棘圍繞。

賞析

這首詩緬懷和贊頌了顔杲卿的忠義之擧。前兩句寫出顔杲卿之前不被明皇重眡,卻能在危難之際展現出高尚的氣節。“漁陽鼙鼓聲何急”描繪出叛軍的兇猛氣勢,與後麪的忠義形成對比。“忠義昭昭千古烈”高度贊譽了他的忠誠和英勇。最後通過安祿山的叛逆無功以及其相關事物的衰敗,襯托出顔杲卿事跡的偉大與不朽。全詩感情真摯深沉,表達了對忠義之士的敬仰和對歷史的感慨。

魏裔介

清初直隸柏鄉人,字石生,號貞庵,又號昆林。順治三年進士,散館授工科給事中。康熙間官至吏部尚書,保和殿大學士,以黨附鰲拜之嫌致仕。爲言官時疏至百餘上,敷陳剴切,多見施行。乾隆初追諡文毅。治理學,有《聖學知統錄》、《知統翼錄》、《希賢錄》,另有《兼濟堂集》等。 ► 4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