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韓持國

· 劉攽
帝都冠蓋區,百吏鮮閒暇。 學省獨優遊,儒冠足休假。 臘前辱飛書,雨後果迂駕。 遠道靡告勞,心期莫予詐。 三年坐窮山,物色多可訝。 鶴林失昭師,演門吊兩謝。 素交悵傾蓋,陳跡空怛化。 孤吟不逢人,默坐常逢夜。 朱丹親簿領,蟲旱視禾稼。 全人猶甕盎,薄賦兼倓幏。 君來慰何多,高論聽雖乍。 雄風快披襟,佳境逾啖蔗。 從容外形骸,約略陳酒䏑。 尋芳問名園,臨溪陟累榭。 數稱滍陽叟,謂實龐公亞。 昔聞固已多,今得逾可詫。 龍門走清洛,伊水共東下。 舊都富形勢,時卉芬蘭麝。 雲峯會深入,芳草正可藉。 乘興寧有窮,歸馬何當跨。 小官畏繩墨,局蹐甚繮靶。 苟無咫尺書,限此十數舍。 舉頭怨鴻鵠,羽翼不我借。 終更行有期,屈指計秋夏。
拼音

劉攽

宋臨江軍新喻人,字貢父,一作戇父、贛父,號公非。劉敞弟。仁宗慶曆六年進士。歷州縣官二十年,入爲國子監直講,遷館閣校勘。神宗熙寧初同知太常禮院,以反對新法出知曹州。哲宗元祐中召拜中書舍人。博覽羣書,精於史學,助司馬光修《資治通鑑》,專治漢史部分。有《彭城集》、《公非集》、《中山詩話》等。 ► 12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