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南康:地名。
- ****渺(miǎo)去鴻:遠去的大雁在渺茫的煙波中逐漸消失,「渺」形容煙波遼闊、悠遠。
- 廬阜:廬山,在江西九江市南。 翠摩空:翠綠的山巒與天空相接,「摩」是接觸、接近的意思 。
- 造物:指大自然。 鋪張巧:佈置安排得十分巧妙。
- 丹青:本指丹砂和青雘(huò)兩種可作顏料的礦物,這裏指代繪畫。 點染工:繪畫功夫。
- 赤壁:有湖北赤壁,蘇軾曾在此寫下《赤壁賦》等名作;這裏泛指壯麗的江山景色。 橫:橫亙、橫貫。
- 輞(wǎng)川:在陝西藍田縣南,王維曾隱居於此,有許多優美的庭園館舍。
- 祇(zhǐ)今:如今。
- 杳(yǎo)靄(ǎi):雲霧深遠渺茫的樣子。
翻譯
站在天開圖畫樓上向外望去,樓外浩渺的煙波中,遠去的大雁漸漸消失不見;擡頭看,樓頭對面的廬山,那翠綠的山峯彷彿與天空相接。由此可知大自然創造萬物本領高妙,不用藝術家揮動畫筆着墨勾勒,就展現出這麼美妙的景色。赤壁的壯麗江山在夜晚的月色下橫亙眼前,輞川的庭館在秋風中靜靜地坐落。如今大地上無處不是如畫卷般美好的景色,都蘊含在西灣那深遠渺茫的雲霧之中。
賞析
這首詩以描寫天開圖畫樓周圍的景色開篇,生動地展現了一幅廣闊而高遠的畫面,有浩渺的煙波、遠去的飛鴻以及與天相接的翠峯,給人以氣勢恢宏之感。頷聯詩人筆鋒一轉,由眼前實景體悟到大自然鬼斧神工,無需人工繪畫就能創造出如此奇妙的景緻,讚歎之情溢於言表。頸聯用「赤壁夜月」「輞川秋風」兩組意象,拓寬了詩歌的意境,讓讀者感受到歷史與自然相互交融的美妙。尾聯則將目光重新拉回現實,點明西灣那雲霧繚繞之處蘊含着無盡的如畫美景,留給讀者悠遠的想象空間。整首詩情景交融,詩人巧妙地將對自然景色的讚美和蘊含的哲理融爲一體,表達了對大自然神奇創造力的驚歎和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