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聖求往爲武昌令刻石元次山窪尊及蘇子瞻謫官黃州遊武昌見前刻後同在翰林因有詩示余余爲次韻和之

· 劉攽
側江小屋香酒醅,出林繚徑叢花栽。 溪風暫過響修竹,嶺雪未盡兼寒梅。 往遊武昌值佳境,白雲漫漫縈崔嵬。 孫家舊事頗可見,樊山杳靄臨釣臺。 赤壁樓船不餘燼,屬車豹尾空塵埃。 埋名腐骨彼誰子,正見邱墟黃土堆。 三分割據亦徒話,今人尚爲羞瓶罍。 謝公伏令首佳句,遊衍相與期江隈。 次山孟宰繼有作,窪尊取飲摩蒼苔。 兩公雄才又超拔,明珠照人眸瞼開。 騰龍始知爪牙壯,掣鷹無復毛羽摧。 腰金佩魚見官秩,不似遷客談象雷。 朝廷一入不得出,丘壑何事煩公來。 南人歌聲易慷慨,公詩感激成嘆哀。
拼音

劉攽

宋臨江軍新喻人,字貢父,一作戇父、贛父,號公非。劉敞弟。仁宗慶曆六年進士。歷州縣官二十年,入爲國子監直講,遷館閣校勘。神宗熙寧初同知太常禮院,以反對新法出知曹州。哲宗元祐中召拜中書舍人。博覽羣書,精於史學,助司馬光修《資治通鑑》,專治漢史部分。有《彭城集》、《公非集》、《中山詩話》等。 ► 12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