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郎 · 別李參政壁
此別情何限。最關情、一林醒石,重湖賓雁。幾度南樓攜手上,十二闌干憑暖。肯容我、樽前疏散。底事匆匆催人去,黯西風、別恨千千萬。截不斷,整仍亂。
三年瞥忽如飛電。記從前、心情雙亮,意詞交剗。千古黎蘇登臨意,人道於今重見。又分付、水流冰泮。滿腹餘疑今誰問,上牛頭、淨拭乾坤眼。聊爾耳,恐不免。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醒石:可使人清醒的石頭,這裏代指美好的景物。
- **賓雁:亦作「賓鴻」,大雁。大雁春來秋去,猶如賓客,故稱。
- **十二闌干:指曲折的欄杆,形容樓欄曲折之多。
- **底事:何事,爲什麼。
- **瞥忽:形容時間短暫,快速閃過。
- **黎蘇:指唐時的黎逢和宋時的蘇軾 ,二人都曾有過在某地留下登臨感懷之作。
- **交剗(chǎn):意謂盡情傾訴。剗,這裏有「盡」「無保留」之意 。
- **冰泮(pàn):冰融化。常用來比喻事物的消釋或崩解。
翻譯
這次分別,心中的離情別緒實在難以用言語說盡。最讓人掛懷的,是那片讓人清醒的石林,還有那重重湖面上遷徙的大雁。曾經好幾次我們在南樓攜手同行,依靠着曲折的欄杆,暖意透於雙臂。那時,你豈會想到,允許我在酒席間隨心所欲、不受拘束。可爲何事情如此匆忙,急急地催你離去。在這蕭瑟的西風中,離別的愁恨千絲萬縷、綿延無盡。就如同亂麻一般,怎麼也剪不斷,整理時反而更加雜亂紛繁。
時光飛逝,三年光陰如閃電般一晃而過。記得從前,我們心情同樣明快開朗,意氣相投,傾心交談毫無保留。古人黎逢和蘇軾曾留下許多登臨抒懷之作,人們都說咱倆的情誼和風采宛如他們當年重現世間。現在你我分別,這一切過往又如同水流冰融般消散。我心中的許多疑惑如今又能向誰詢問?登上牛頭山,用清澈之目去端詳這世間。現在所說所做也只是姑且如此罷了,但有些事情恐怕是難以避免啊。
賞析
這首詞是送別之作,卻不同於一般送別詩詞。上闋通過回憶往昔與李壁同遊的情景,如「一林醒石,重湖賓雁」描繪出清新美好的景色,爲往昔情誼增色。「幾度南樓攜手上,十二闌干憑暖」生動地記錄了他們相處時的親密無間。而「底事匆匆催人去,黯西風、別恨千千萬」將情緒急轉,表達出對友人匆匆離去的不捨與離別的悲傷 。
下闋詞人感慨時光飛逝如電,回憶他們從前的意氣相投。用「千古黎蘇登臨意,人道於今重見」將兩人的情誼與古人的高情聯繫起來,凸顯情誼的深厚與不凡。「水流冰泮」象徵着曾經的時光如水流逝、情誼消散。「滿腹餘疑今誰問」則體現了友人離開後,詞人內心無人傾訴、疑惑無從解答的孤獨。最後的「聊爾耳,恐不免」則意味深長,有一種對未來未知的無奈與隱憂,情感真摯且複雜,反映出詞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人生變化的感慨,展現出一種深沉的意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