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道士阮太虛何存齋
六道四生苦,何人不煩惱。
官人自做官,道人自修道。
相逢不下馬,各自尋蓬島。
前生非親契,今生如何好。
本來無因緣,安得有果報。
來非人捉來,到是天送到。
我若不呈醜,道教一齊倒。
春風縛不住,秋月蝕愈皎。
莫登時貴門,談天恨欠早。
對面不相識,開口便激惱。
譬如弄雜劇,徒取傍人笑。
道我是風顛,知我已明瞭。
莫愁我飢渴,天廚食自飽。
真宰善解家,未敢與人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六道四生:六道,佛教指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是衆生輪迴的六大去處(liù dào);四生,指胎生、卵生、溼生、化生,是衆生出生的四種方式(sì shēng )。這裏用「六道四生苦」形容世間衆生的痛苦。
- 親契:親密的知交(qīn qì )。
- 因緣:佛教語,因是事物生起的主要條件,緣是事物生起的輔助條件,有因有緣,必然成果(yīn yuán )。
- 果報:因果報應,指所作善惡之業,必有報應(guǒ bào )。
- 天廚:道家指天庭的庖廚,這裏表示上天的給予(tiān chú )。
- 真宰:指宇宙萬物的主宰(zhēn zǎi )。
翻譯
六道中四生都在承受着苦難,又有誰能沒有煩惱呢。當官的人專心去做自己的官,學道的人一心去修行自己的道。我們相逢的時候也不必刻意下馬寒暄,各自去尋找象徵着美好仙境的蓬島吧。如果前世並非親密的知己,今生又怎會相處得好。本來沒有前世的因緣,哪裏會有今世的果報。來到這裏並非是有人強行拉來,而是上天送到此處。我要是不把自己這些想法展現出來,整個道教似乎就要傾倒了。我的心性就像春風吹拂也束縛不住,像秋月哪怕被蝕也越發皎潔。不要去攀附那些權貴的門第,談論超脫的道理只怕爲時已晚。即使面對面也如同不相識一般,一開口說話就容易激起彼此的惱怒。就好像表演雜劇一樣,只是白白招來旁人的嘲笑。他們說我是瘋瘋癲癲的,卻不知道我內心已然明悟看透一切。不要擔心我會飢餓乾渴,自有天廚來讓我溫飽不愁。那宇宙萬物的主宰深諳世間之道,只是我還不敢隨便向別人說起。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贈給道士阮太虛和何存齋的作品。全詩以直抒胸臆之態對修行與人生等諸多觀念進行傾訴與表達。開篇由六道四生的衆生疾苦起筆,自然引出人們面對煩惱的不同選擇,即官人求官、道人修道,展現出不同人生道路的差異。詩中通過對與道人的往來和一些人生觀點的闡述,流露出詩人獨有的人生見解與豁達超脫的心性。「春風縛不住,秋月蝕愈皎」一句,以生動的自然意象比喻自己的心境不爲外物所拘,不會因挫折而黯淡,形象地凸顯了其堅韌且純淨的心靈。詩中語言通俗卻富含深意,詩人將佛道思想與自身感悟相融合,於平實的敘述中,道盡對人生、修行的深刻思考,讀來發人深省,同時也能感受到詩人超脫世俗、求道向真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