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虞永康美功堂詩

我曾寄徑城南州,果杏纂纂香浮浮。 雲開千仞雪山白,月照萬古滄江流。 我時未得江山意,但愛高明甲西州。 十年重來是邪非,獨覺真意爛不收。 虞侯著堂發幽悶,豈但清與耳目謀。 川流袞袞來不斷,雲物亹亹生無休。 既從靜壽識至樂,復於嘆逝希前修。 遊人翕翕滿江頭,隨所適處心悠悠。 童子長佩搴江蘺,女兒縫裙學石榴。 沒人揚波白魚躍,舟子競渡蒼龍摎。 田翁野婦看兒戲,詠歸山暝風作秋。 固亦有志感時節,欲起湘累問靈脩。 人人得處自深淺,江山於爾無顯幽。 堂上主賓亦復爾,各各會意風泠颼。 宇宙無窮本如此,我亦皓然希天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纂纂:(zuǎn)形容集聚的樣子。
  • 亹亹:(wěi)形容行進不停的樣子。
  • :(liú)絞結,纏繞。
  • 湘累:指屈原。

翻譯

我曾寄居在徑城南州,果實杏子集聚香氣飄浮。雲開之處千仞雪山潔白,月光照着萬古的滄江水流。那時我還未能領悟江山之意,只喜愛高明勝過西州。十年後重新到來不知是對是錯,只覺得真實的意趣燦爛無盡頭。虞侯建造這堂屋排解幽深的苦悶,豈止是爲了清明與耳目所謀。江河流淌滾滾而來從不間斷,雲氣事物行進不停沒有休止。既從靜壽中識得至上快樂,又在嘆息消逝中希求前代修習。遊人們紛紛攘攘佈滿江頭,隨着所到之處心情悠然。童子長久佩帶着採摘江蘺,女兒縫製裙子學習石榴花。沒人攪起波浪白魚跳躍,船伕們競渡如蒼龍絞纏。田中的老翁和村婦看着兒童嬉戲,唱着歌歸來山間已昏暗風也變作秋天。本來也有志向感慨時節,想要喚起屈原詢問神靈。每個人得到的感悟自然有深有淺,江山對於你並無顯著與幽深之分。堂上的主賓也是如此,各自領會心意風也清冷颼颼。宇宙無窮原本就是這樣,我也豁然開朗希望能像上天般遨遊。

賞析

這首詩展示了一幅豐富多彩的生活畫卷和自然景觀。詩人回憶曾經在徑城南州的經歷,描繪了那片土地的美景,如雪山、江流等。十年後重遊,對此地有了更深的感受和思考。詩中還展現了江邊的熱鬧景象,遊人往來,童子採蘺,船伕競渡,以及田園間人們的生活場景。同時,詩人也有着對人生、時節和宇宙的感悟與思索,感嘆每個人對事物的理解不同,江山也沒有絕對的評判標準。最後表達了自己對宇宙無限的認識和渴望自由遨遊的心境。整首詩意境開闊,情感複雜,既有着對自然和生活的描繪,也有着深刻的哲理思考,用詞豐富多樣,如「纂纂」「亹亹」等,增添了詩歌的韻味和生動性。

魏了翁

魏了翁

宋邛州蒲江人,字華父,號鶴山。寧宗慶元五年進士。累知嘉定府。史彌遠入相,了翁力辭召命,居白鶴山授徒講學。歷知漢州、眉州,在蜀凡十七年。入爲兵部郎中,至權工部侍郎。遭誣劾降三官,靖州居住。後復職,擢潼川路安撫使、知瀘州,築城修武備,興學校。曾上章論十弊,召還,權禮部尚書兼直學士院。以端明殿學士同僉書樞密院事,督視京湖軍馬。後除知紹興府、浙東安撫使,官終知福州、福建安撫使。卒諡文靖。有《鶴山集》、《九經要義》、《師友雅言》等。 ► 10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