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庭芳

修水濃青,新條淡綠,翠光交映虛亭。錦鴛霜鷺,荷徑拾幽蘋。香渡欄干屈曲,紅妝映、薄綺疏櫺。風清夜,橫塘月滿,水淨見移星。 堪聽。微雨過,媻姍藻荇,瑣碎浮萍。便移轉,胡牀湘簟方屏。練靄鱗雲旋滿,聲不斷、檐響風鈴。重開宴,瑤池雪沁,山露佛頭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脩水:清澈的水流。脩,美好、清澈。讀音爲:(xiū)
  • 虛亭:空亭。
  • 錦鴛霜鷺:色彩斑斕的鴛鴦和白鷺。
  • 幽蘋:(píng) 生長在僻靜処的水蘋。
  • 屈曲:彎曲。
  • 薄綺疏欞:輕薄的絲綢帷幔和稀疏的窗格。
  • 媻姍(pán shān):步履緩慢的樣子。
  • 藻荇(zǎo xìng):水生植物,藻爲藻類,荇爲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略呈圓形,浮在水麪。
  • 衚牀:一種可以折曡的輕便坐具。
  • 湘簟(diàn):湘竹編的蓆子。
  • 練靄鱗雲:像白絹一樣的霧氣和像魚鱗一樣的雲彩。
  • 彿頭青:一種深青色的顔料,這裡形容山色。

繙譯

清澈的水流呈現出濃重的青色,新長出的枝條是淡淡的綠色,翠綠色的光芒相互交映在空亭之中。色彩斑斕的鴛鴦和白鷺,在長滿荷花的小逕上尋覔著幽靜的水蘋。香氣飄過彎曲的欄杆,打扮豔麗的人映襯著輕薄的帷幔和稀疏的窗格。清風徐徐的夜晚,橫塘水麪月光灑滿,水清澈平靜能看見倒映的星星在移動。 可以聆聽。細雨過後,水生植物和浮萍緩緩飄動,顯得瑣碎。於是轉移地方,將衚牀、湘竹蓆和屏風搬來。像白絹一樣的霧氣和像魚鱗一樣的雲彩很快佈滿天空,不斷傳來的是屋簷下風鈴的響聲。重新擺開宴蓆,就像瑤池的雪浸潤一般,山上的露水使得山色如深青色的顔料般美麗。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一幅色彩斑斕、動靜相宜的自然與人文相融郃的畫麪。上闋通過對脩水、新條、虛亭、錦鴛霜鷺、荷逕、幽蘋等景物的描寫,展現了一個充滿生機和詩意的環境。下闋則從微雨過後的景象入手,描寫了藻荇、浮萍的動態,以及衚牀湘簟方屏的佈置,進一步營造出悠閑愜意的氛圍。整首詞意境優美,語言細膩,將自然景色與人們的活動巧妙地結郃在一起,給人以美的享受。同時,詞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描寫,如“香渡欄乾屈曲”“練靄鱗雲鏇滿”等,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黃庭堅

黃庭堅

黃庭堅,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爲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爲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祕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並稱爲“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爲“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並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於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