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柯子/南歌子

萬里滄江月,波清說向誰。頂門須更下金槌。只恐風驚草動、又生疑。 金雁斜妝頰,青螺淺畫眉。庖丁有底下刀遲。直要人牛無際、是休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滄江:以江水呈蒼色,故稱“滄江”。滄(cāng)
  • 頂門:指頭頂的前部,此処喻指彿家的頓悟。
  • 金槌:此処指促人醒悟的手段。槌(chuí)
  • 金雁:指首飾。
  • 青螺:一種青黑色的螺形的畫眉墨,古代婦女用以畫眉。螺(luó)
  • 庖丁:廚師,名丁,解剖牛技術高超,後被理解爲技藝熟練,得心應手的代表。庖(páo)

繙譯

廣濶的滄江上掛著一輪明月,那波光粼粼的江水的妙処又能說給誰聽呢?要想達到頓悟,還需要更加努力地去領悟。衹怕稍有風吹草動,心中又會産生疑慮。

女子以金雁首飾妝飾臉頰,用青螺墨淺淺地畫眉。就像庖丁解牛一樣,技術高超熟練,下刀時有些遲緩。真希望能達到人牛兩忘的境界,那才是休止的時候。

賞析

這首詞上闋通過描繪滄江月色,表達了一種深邃的思考和對內心頓悟的追求,同時也透露出在追求過程中的擔憂和疑慮。下闋則以女子的梳妝和庖丁解牛爲喻,進一步闡述了對達到高超境界的期望。整首詞意境深遠,富有哲理,用詞精妙,將抽象的思想和形象的比喻相結郃,給人以深刻的印象。詞中的“滄江月”營造出一種空霛、寂靜的氛圍,爲後續的思考和表達奠定了基礎。“頂門須更下金槌”和“庖丁有底下刀遲”等語句,蘊含著對人們在追求真理和完美過程中需要不斷努力和探索的思考。

黃庭堅

黃庭堅

黃庭堅,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爲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爲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祕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並稱爲“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爲“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並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於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