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禪聽戴道士彈琴

靈宮蒼煙蔭老柏,風吹霜空月生魄。羣鳥得巢寒夜靜,市井收聲虛室白。 少年抱琴爲予來,乃是天台桃源未歸客。危冠匡坐如無傍,弄弦鏗鏗燈燭光。 誰言伯牙絕弦鍾期死,泰山峨峨水湯湯。春天百鳥語撩亂,風蕩楊花無畔岸。 微陰愁猿抱山木,玄冬孤鴻度雲漢。斧斤丁丁空谷樵,幽泉落澗夜蕭蕭。 十二峯前巫峽雨,七八月後錢塘潮。孝子流離在中野,羈臣歸來哭亡社。 空牀思婦感蠨蛸,暮年遺老依桑柘。人言此曲不堪聽,我憐酷解寫人情。 悲歌浩嘆弦欲斷,翻作恬淡雍容聲。五絃橫坐巖廊靜,薰風南天厚民性。 人言帝力何有哉,鳳凰麒麟舞虞詠。我思五代如探湯,真人指揮定四方。 昭陵仁心及蟲蟻,百蠻九譯覘天光。極知功高樂未稱,誰能持此獻樂正。 賤臣疏遠安敢言,且欲空江寒灘靜。漁艇幽人知我心悠哉,更作嚴陵在釣臺。 吾知之矣師且止,安得長竿入手來。
拼音
黃庭堅

黃庭堅

黃庭堅,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爲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爲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祕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並稱爲“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爲“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並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於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