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愚溪
意行到愚溪,竹輿鳴擔肩。
冉溪昔居人,埋沒不知年。
偶託文字工,遂以愚溪傳。
柳侯不可見,古木蔭濺濺。
羅氏家瀟東,瀟西讀書園。
筍茁不避道,檀欒搖春煙。
下入朝陽巖,次山有銘鐫。
蘚石破篆文,不辨瞿李袁。
嵌竇響笙磬,洞中出寒泉。
同遊三五客,拂石弄潺湲。
俄頃生白雲,似欲駕我仙。
吾將從此逝,挽牽遂回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愚溪:原名冉溪,柳宗元謫居永州時更名爲愚溪。
- 竹輿:竹轎子。
- 冉溪:即愚溪的原名。
- 柳侯:指柳宗元。
- 濺濺(jiān jiān):流水聲。
- 檀欒:秀美貌,多形容竹。
- 次山:元結,字次山。
- 篆文:大篆、小篆的統稱。
- 瞿李袁:不知何意。
- 嵌竇:山洞。
- 笙磬:樂器。
翻譯
隨意行走來到愚溪,竹轎子在肩上發出聲響。昔日冉溪有人居住,被埋沒不知道有多少年。偶然因爲文章寫得好,就得以讓愚溪流傳。柳宗元已不能見到,古老的樹木遮蔽着潺潺的流水。羅氏家在瀟水東邊,瀟水西邊有讀書的園子。竹筍茁壯生長不避開道路,秀美的竹子在春風中搖曳。向下走到朝陽巖,元結有銘文鐫刻在這裏。苔蘚侵蝕了篆文,分辨不出是什麼字。山洞中發出類似笙和磬的聲音,洞中涌出清涼的泉水。和三五個一同遊玩的客人,拂拭石頭把玩潺潺的流水。很快生出白雲,好像要讓我成仙。我將要從這裏離去,牽拉着就掉轉船頭回去。
賞析
這首詩是黃庭堅遊覽愚溪時所作。詩中描繪了愚溪一帶的景色,如古老的樹木、流水、竹筍、朝陽巖等,展現出靜謐而有韻味的自然景觀。作者提到了柳宗元以及與愚溪相關的人和事,增加了歷史文化的底蘊。詩中對景物的描寫細膩生動,如「羅氏家瀟東,瀟西讀書園。筍茁不避道,檀欒搖春煙」,既寫出了自然的生機,又營造出一種清幽的氛圍。最後通過描述白雲的出現,表達了詩人超凡脫俗的一種感受。整首詩情景交融,富有情趣和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