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民嘆

朔方頻年無好雨,五種不入虛春秋。邇來后土中夜震,有似巨鰲復戴三山遊。 傾牆摧棟壓老弱,冤聲未定隨洪流。地文劃劙水觱沸,十戶八九生魚頭。 稍聞澶淵渡河日數萬,河北不知虛幾州。累累襁負襄葉間,問舍無所耕無牛。 初來猶自得曠土,嗟爾後至將何怙。刺史守令真分憂,明詔哀痛如父母。 廟堂已用伊呂徒,何時眼前見安堵。疏遠之謀未易陳,市上三言或成虎。 禍災流行固無時,堯湯水旱人不知。桓侯之疾初無證,扁鵲入秦始治病。 投膠盈掬俟河清,一簞豈能續民命。雖然猶願及此春,略講周公十二政。 風生羣口方出奇,老生常談幸聽之。
拼音
黃庭堅

黃庭堅

黃庭堅,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爲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爲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祕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並稱爲“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爲“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並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於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