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天樂 · 其一和周美成韻

後堂芳樹陰陰見。疏蟬又還催晚。燕守朱門,螢粘翠幕,紋蠟啼紅慵剪。紗幃半卷。記雲嚲瑤山,粉融珍簟。睡起援毫,戲題新句謾盈卷。 睽離鱗雁頓阻,似聞頻念我,愁緒無限。瑞鴨香銷,銅壺漏永,誰惜無眠展轉。蓬山恨遠。想月好風清,酒登琴薦。一曲高歌,爲誰眉黛斂。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yōng)剪:懶得修剪。「慵」,懶惰,懈怠。
  • **雲嚲瑤山:「雲」指女子如雲的秀髮;「嚲」(duǒ),下垂的樣子;「瑤山」這裏代指女子的秀眉。形容女子醉後秀髮下垂,秀眉微蹙的樣子 。
  • **珍簟(zhēn diàn)**:精美的竹蓆。「簟」,竹蓆。
  • **援毫:拿起毛筆。「援」,執、持;「毫」,毛筆。
  • **睽離(kuí lí)**:分離,離散。
  • **鱗雁:指書信。古有魚傳尺素、雁足傳書之說。
  • **瑞鴨香銷:鴨形的香爐中香料已經燒盡。
  • **銅壺漏永:銅壺滴漏,時間漫長。「銅壺」,古代的計時器具;「漏永」,指時間久長。
  • **蓬山:蓬萊山,這裏借指所思慕之人所在的地方,常用來比喻距離遙遠,難以到達。
  • **琴薦:琴墊。這裏代指彈琴。

翻譯

在後面的庭院中,繁茂的樹木遮出一片綠蔭。稀疏的蟬鳴,一聲聲催促着夜晚的來臨。燕子守護在硃紅色的門前,螢火蟲粘在翠綠的帷幕上。紅燭流着蠟淚,我也懶得去修剪。紗帳半卷,還記得那時你秀髮低垂,秀眉輕展,香粉融化在精美的竹蓆上。睡醒後我拿起毛筆,隨意地在紙上題滿了新的詩句。

我們離散之後,書信頓時受阻,似乎聽聞你常常思念我,心中愁緒無限。瑞鴨形狀的香爐裏香料已經燃盡,銅壺滴漏聲中,漫長的夜晚讓人難熬。又有誰會憐惜我輾轉難眠呢?蓬萊仙山般的距離讓我滿心遺憾,遙想那明月皎潔、清風宜人之時,你或許正在飲酒,又或者正輕撫琴絃。可你對着一曲高歌,又會爲了誰而眉頭緊蹙呢?

賞析

這首詞是楊無咎和周邦彥之韻所作。詞的上闋,詞人描繪了眼前庭院傍晚的景象,芳樹、疏蟬、燕、螢等元素營造出一種靜謐而略顯寂寥的氛圍。通過回憶與女子有關的細節,如「雲嚲瑤山,粉融珍簟」,展現出曾經美好歡娛的時刻,而如今獨自睡醒題詩,又凸顯出當下的孤獨。

下闋直接抒發離別的愁緒,「睽離鱗雁頓阻」點明兩人分離且通信受阻。「瑞鴨香銷,銅壺漏永」借景抒情,以香盡、漏長的情景,烘托出長夜難眠的痛苦。「蓬山恨遠」一句,將思念之人所在的地方比作遙不可及的蓬山,突顯了距離帶來的無奈與痛苦。結尾「一曲高歌,爲誰眉黛斂」則想象女子的狀態,猜測她對着高歌爲誰而愁眉不展,從對方角度落筆,進一步加深了詞人內心的相思之情。整首詞情感細膩,通過今昔對比、虛實結合的手法,將離別的愁緒和對往昔的眷戀之情表達得婉轉深沉。

揚無咎

宋臨江軍淸江(今江西樟樹西南)人,字補之,一作名補之,字無咎,號逃禪老人,又號淸夷長者、紫陽居士。自稱爲草玄揚子雲後裔,故其書姓從「扌」不從「木」。宋髙宗時,以恥附秦檜,累徵不起。晚寓洪州南昌。向薌林晚年居新淦薌林,二人常詩酒唱和。宋孝宗乾道七年(西元一一七一年)卒,年七十五《全宋詞·冊二》。善書畫,所畫水墨人物師法李龍眠,尤擅墨梅,變水墨點瓣爲白描圈線,顯梅之淸疎淡雅,有「透梅肝膽入梅心」之譽。傳世作品有乾道元年(西元一一六五年)作《四梅圖》巻及《雪梅圖》巻,《雪梅圖》巻首有揚補之自用印三方,巻末有海野老農題詩幷識。書學歐陽率更,筆勢勁利。亦工詞,有《逃禪詞》一巻,風格婉麗,收入《宋六十名家詞》。事見《皇宋書録·巻下》、《圖繪寶鑑·巻四》、《書史會要·巻六》。 ► 1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