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樂府白紵四時歌

桃李欲開風雨多,籠弦束管奈春何。 風休雨靜花滿地,時節去我如驚波。 少年志願不成就,日月星辰役昏晝。 俟河之清未有期,斗酒聊爲社公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白紵(zhù):指白紵舞,是古代的一種舞蹈。
  • 籠弦束管:指停止音樂演奏。
  • 俟(sì)河之清:等待黃河水變清,比喻期望的事情不能實現。

翻譯

桃花李花想要開放卻風雨太多,停止絃樂管樂又能把春天怎麼樣。風停雨止後鮮花落滿一地,時光節令離我而去如同驚濤駭浪。少年時的志願沒有達成,日月星辰交替主宰着白天和黑夜。等待黃河水變清沒有期限,姑且獻上一斗酒爲土地神祝壽。

賞析

這首詩以桃李在風雨中面臨的困境起筆,暗喻人生的挫折和無奈。風雨停歇後滿地落花,象徵着時光如波濤般飛逝,自己卻壯志未酬。詩中感嘆日月交替,表達了時光流逝而自己志願未達的遺憾和悲哀。最後用「俟河之清未有期」,進一步強調美好願望難以實現的無奈,只能以酒爲社公祝壽來排遣心情。整首詩意境蒼涼,透露出詩人對人生和時光的深沉思考。

黃庭堅

黃庭堅

黃庭堅,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爲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爲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祕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並稱爲“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爲“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並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於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