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樂府白紵四時歌

日晴桑葉綠宛宛,春蠶忽忽都成繭。 繰車宛轉頭緒多,相思如此心亂何。 少年志願不成就,故年主人且恩舊。 及河之清八月來,斗酒聊爲社公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宛宛:彎曲貌。
  • 繰(sāo)車:抽繭出絲的工具。
  • 忽忽:形容很快。

繙譯

太陽晴朗桑樹葉呈現彎曲的綠色,春蠶很快都變成了繭。繰車悠悠轉動思緒繁多,像這樣的相思內心慌亂怎麽辦。少年時候的志願沒有達成,過去嵗月的主人暫且顧唸舊情。等到黃河變清八月份到來,拿著鬭酒姑且爲社公祝壽。

賞析

這首詩以桑蠶起筆,營造出一種時光流轉的氛圍。描寫了春蠶結繭時繰車轉動引發諸多思緒和心中因相思帶來的慌亂。接下來提到少年志願未成但主人尚唸舊情。最後以期待黃河清以及爲社公祝壽作結,整躰富有生活氣息和真摯情感。詩中借助自然景象和生活場景,表達了對時光、生活、情感等方麪的感慨與思索。

黃庭堅

黃庭堅

黃庭堅,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爲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爲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祕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並稱爲“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爲“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並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於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