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宿覺:指唐代高僧玄覺,諡號「宿覺」 。此處指宿覺庵,是紀念玄覺的地方。
- 名未謝:名聲沒有消退。 謝:衰落,消失 。
- 殘山:這裏的山歷經歲月留存下來,有滄桑之意。
- 謾吞:隨意吞嚥 。 謾:隨便,隨意 。
翻譯
宿覺高僧的名聲至今依然響亮沒有消退,曾經相伴的那座歷經歲月的殘山如今依舊靜靜地存在。臨時開啓位於雲外的這處庵宅,即使在雨中也不會關閉大門。麥子成熟了,可僧人們常常還忍飢挨餓;茶樹上的茶葉已經枯敗,來的客人也只能隨意吞嚥品嚐。這裏雖然荒涼冷落,然而卻自有一番獨特的趣味,而我衰老病弱,心中的感慨又能向誰傾訴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宿覺庵的景象描寫,營造出一種清幽、荒涼卻又饒有趣味的氛圍。首聯點明宿覺庵因宿覺和尚名聲仍在,即便歷經歲月,與之相關的殘山還在,奠定了一種滄桑的基調。頷聯「暫開雲外宅,不閉雨中門」,以細膩筆觸描繪出庵宅的寂寥,雲外、雨中的描寫增添了空靈之感,同時也暗示這裏的寧靜與超脫。頸聯「麥熟僧常餓,茶枯客謾吞」進一步寫庵中生活的清苦,形成生活景象與環境氛圍的鮮明對比,凸顯出宿覺庵的獨特與冷清。尾聯詩人將自身的衰老病弱融入其中,在這荒涼之地,心中的愁緒無人可訴,既深化了主題,又使詩的情感內涵更加複雜深沉,使讀者沉醉於詩中所營造的獨特意境,感受到歲月變遷、人生境遇的種種滋味 。